2010年,“德州方案”中标引黄济津工程 | “水上立交”成就德州大水网


德州南靠黄河,西北依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贯穿全境,隶属海河流域。虽河流众多,然水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地表水不足,地下水苦咸。本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10立方米,为山东省的61%、全国的10%,大大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最低贫水线。黄河成为全市唯一可利用的客水资源,但黄河水可用不可靠,自1972年到1997年的26年间,有20年出现河干断流,1997年断流时间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226天。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德州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


引黄济津工程潘庄引黄干渠(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加之降水分布不均,非旱即涝。1963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德州人民发扬战天斗地精神,靠肩挑人抬,挖河清淤、修涵建闸,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水系。上世纪60年代后期,德州进入新一轮干旱少雨年份。面对水资源危机,德州及时确立了“以河补源,以井保丰”的治水方针,大力发展引黄事业,先后建成李家岸、潘庄、邢家渡(后划归济南)三大引黄灌区,并按照“三成四结合”旱涝碱综合治理的原则,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受重建设轻管理思想影响,河道淤积侵占、建筑物老化损毁、水系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水资源调配能力严重下降,加之黄河水限量限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如何破解困局,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成为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2008年,德州市水利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德州大水网的战略构想。2009年11月15日,德州市委市政府确定,正式启动《德州水网建设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水利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德州水安全保障能力。其中,2010年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的建设,就是借梯登高、建设德州大水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典范。

2010年天津缺水3.7亿立方米

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达,交通便利,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密集分布,在我国政治、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水资源严重短缺。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各水系上游地区用水增多,进入平原地区的水量衰减。用水增加、来水减少,使华北平原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引黄济津工程潘庄干渠赵庄节制闸改建施工现场(资料图)

海河是天津重要的灌溉水源,但是海河流域的径流量丰枯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现象频繁,降水都集中汛期。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华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水库蓄水锐减,主要入海河道先后断流,加上无客水入境,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的供水安全。为缓解天津市供水危机,经国务院批准,多次实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使得天津市勉强度过水荒。其中1981年和1982年德州两次实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向天津供水3.98亿立方米。2000年以来,国务院又先后5次批准实施利用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线路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但是该线路如今还承担着河北衡水、沧州城市供水,白洋淀生态补水和沿途农业灌溉等多个引水任务,输水线路不堪重负。2009年汛期,海河流域降水量总体偏少,且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天津市的主要水源滦河、潘家口水库水量严重不足,2010年将缺水3.7亿立方米,供水安全难以保障。水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天津的用水问题,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和任务。为此,海委按照国务院和水利部要求,决定积极开辟引黄济津新线路。

“水上立交”架在5河之上,全长1292米

在国务院作出在南水北调通水前开辟引黄济津新线路的决策部署后,河南、山西以及山东的邻近地区都在寻求向天津、河北调水的途径,想搭上“客水”的便车,实现快速发展。时任德州市水利局局长张英昌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德州能拿下这条线路,不仅能确保天津的供水安全,而且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德州水网体系、恢复运河生机意义重大。某种程度上说,这不再是一项具体工作,而是事关德州、天津、河北三地发展全局的政治任务。

漳卫河是海河流域五大支流河道之一,也是山东与河北的界河,其在德州境内四女寺枢纽以上为卫运河,以下一分为三,自南向北依次为减河、岔河、南运河。而南运河是连接德州、天津的唯一河道,也是引黄济津输水的必经之路,但此河自上世纪70年代断航以后就成了一条“死河”。如何让黄河水“跨”过减河、岔河,顺利进入南运河,始终是一个难题。1981年、1982年引黄济津,自潘庄灌区引水入马颊河,经沙杨河入减河,在减河筑坝抬高水位,扒北堤引入岔河,再在岔河筑坝,将水引入南运河。据记载,两次调水共动用民工30万人。继续沿用老线路,只能是临时应急措施,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如何做到一劳永逸,既能完成引黄济津应急供水任务,又能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是德州水利人面临的新挑战。

引黄济津工程德州段引水干渠改造施工现场(资料图)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实现德州水利事业的弯道超车。张英昌提出,要大胆解放思想,突破固有思维,干就干百年工程。为此,市水利局迅速付诸行动,一方面组织设计团队尽快拿出更加科学的方案,在规划上先行一步,一方面主动加强与上级的联系和洽谈,在沟通上先人一步,力争通过德州向天津送水。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方案的确定上,德州市水利局研究提出了两条指导性意见,一是新线路的输水能力必须满足水量要求,二是跨减河、岔河既不能影响行洪排涝,又能避开漳卫河污水影响。实践证明,这是新线路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从现有水系布局看,位于减河南岸、牛角峪闸上的六五河距离南运河最近,是最理想的连接线,但水系复杂,六五河、利民河及利民河东支、北支均汇集于此。旧城河是连接六五河与马颊河的骨干河道,具备一定输水能力,但仅靠这一条线不能满足引黄济津要求。而马颊河下游的沙杨河,也只有一条头屯干沟连接六五河,但头屯干沟基本处于半废弃状态,淤积严重,沟型窄,且西高东低,过水能力有限。

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合理,市水利局负责同志亲自带领设计团队吃住在工地三天三夜,徒步踏勘线路,定点位置走向。经反复比选,最终确定:扩挖改造头屯干渠,东线垫高,西线挖浅,实现水的自流,潘庄引黄干渠引水入马颊河后,通过旧城河、头屯干渠双线供水入六五河,在牛角峪闸上、六五河左堤新建倒虹吸涵洞,一次性穿越利民河、利民河东支、利民河北支、减河、岔河5条河道,至岔河左堤外,再通过新开挖366米明渠,连接南运河,形成一座“水上立交”,这一构想突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如果方案得以实施,不仅能满足本次引黄济津应急调水需求,而且为今后向京津冀地区调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破解了德州市区西部运河开发区长期用不上黄河水的困局。

方案基本确定了,但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又出现了,即“倒虹吸”的输水能力按多大设计。技术人员经过分析计算,提出按50立方米/秒设计完全能满足引黄济津输水要求,市水利局决策者果断否决了这一方案。理由是:南水北调东线多次谋划,之所以没有首选德州,除了水污染问题,再就是受制于漳卫河的阻隔,“倒虹吸”必须为南水北调北延创造条件。经反复研究,最终确定按80立方米/秒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决策!

主要难点突破后,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市水利局集中组织50余名设计人员,秉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加班加点,全力开展设计工作。当时正值2010年春节前后,为赶进度、抢时间,全部人员大年初二就上班。同时,组建由院士、中央和省市专家构成的论证队伍,先后召开4次会议讨论方案,最终于2010年3月份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德州方案”问世。

“德州方案”确定的输水线路为:由德州市潘庄渠首引黄闸引水,经潘庄总干渠入马颊河后分为两条线路,一是经小王庄扬水站提水经旧城河入六五河,二是在李家桥闸前入沙杨河,经头屯干渠进入六五河,两个线路汇流后,通过新建“倒虹吸”穿四女寺减河、岔河入南运河,至天津市九宣闸,输水线路全长392千米,其中德州市境内总长度166千米,年供水目标为8亿立方米。该线路相比原线路更加优化,输水和节水能力更强,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潘庄引黄闸底高程低于黄河河底1.8米,引水条件好,保障率高。二是潘庄线路比位山线路缩短了50千米,输水损失大大降低,节约了资源。三是从长远角度分析,该线路可作为河北、天津日常农业灌溉、生态补水长期引黄输水渠道。

穿漳卫河“倒虹吸”无疑是这个线路的“点睛之作”,也是标志性工程。按照设计,“倒虹吸”起点位于六五河左堤牛角峪闸上游200米,终点为岔河左堤出口,全长1292米,为3孔4.6米×4.6米混凝土箱式涵洞,可以并行6部中巴车。这是德州史上规模最大的“倒虹吸”工程。

同时,德州市迅速启动与上级部门汇报沟通,与天津方面多次接洽。2009年与天津市就该工程的实施达成初步意向。2009年9月24日,天津市副市长带领水务、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到德州考察接洽。之后,国家防总、水利部海委、天津市、河北省、沧州市、省黄河河务局、德州市河务局等单位人员先后7次对该输水线路进行考察。德州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对加快推进项目相关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奠定了该项目实施的坚实基础。市水利局按照诚信务实、毫不浮夸的指导原则,实事求是编制项目预算方案,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坚决自己办,尽量不给国家和天津方面增加项目,还自行筹资1.5亿元安排了一系列配套工程,确保引黄济津工程顺利实施。

2010年4月1日,《天津市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工程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5月6日,德州市提前启动了小王庄扬水站改造工程。5月17日,水利部正式批复引黄济津工程,批复总投资4.24亿元,全部由国家和天津市投资,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

攻坚克难,4个多月如期完工

按照实施方案,德州段工程总投资2.7亿元,主要包括清淤治理渠道17.7千米,维修加固节制闸1座,新建改建节制闸3座,新建配套涵闸3座,新建倒虹吸工程3座,改造提水泵站1座,改建交通桥9座,引黄干渠堤防灌浆46.1千米。工程项目之多、施工战线之长、投资规模之巨,是那个时期所少有的。当时,距离水利部要求的10月份具备供水条件,仅有4个多月的时间。

为确保引黄济津工程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并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重大事项。5月20日,市水利局抽调近50名精干人员组建工程建设管理处,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工程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土地迁占、施工管理等工作。每名班子成员负责一项工程,以身作则,吃住在工地。各相关县区也分别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工程顺利实施。工程建设期间,省政府、省水利厅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数次到工地视察指导,为工程建设提要求、解难题。

针对工程建设中迁占难度大、耽误时间长、迁占费紧张等不利因素,市水利局一班人超前谋划,组织有关县区、乡镇、村庄提前对需要迁占的土地、地面附着物、穿越管线、光缆等进行逐一清点认证,工程批复实施后,采取迁占费用政府管理、包干使用的措施,确保了迁占工作顺利完成。积极与施工涉及的公路、公安、光缆、通讯、输气、电力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争取配合,保证进度。制定了资金督查和跟踪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逐一落实,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了施工环境,保证了工程如期完成。

2010年汛期,德州遭遇超过鲁北地区排涝设计标准的强暴雨袭击,主要干支流全面行洪,耽误工期达18天之久。面对严峻的形势、紧迫的工期,工程建设指挥部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掌握进度、控制节点,分析情况、查漏补缺。同时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采取各类防范措施,使天气影响降到最低。市水利局要求施工单位配备专业齐全的技术人员,取消假期,全员上阵,昼夜施工,压茬作业,千方百计抢时间、保进度。10月21日,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的关键工程——穿漳卫河“倒虹吸”完工,标志着新线路具备通水条件。

2010年10月22日10时,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工程通水仪式在德州举行,时任水利部部长陈雷、山东省长姜大明以及天津市、河北省政府负责同志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共同启动通水闸门,黄河水以80立方米/秒的速度奔涌而出,在经过392千米的“长途跋涉”后,到达天津市九宣闸,缓解天津市的缺水之急。天津市政府负责同志在通水仪式上深深鞠躬,向德州人民表示感谢。引黄济津工程的竣工通水,创造了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受益的建设奇迹。

运河通水之日,德州市民纷纷驻足沿河两岸。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着这条沉寂了几十年的“死河”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不禁感慨地说:咋也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看到运河水?!

为确保调水工作顺利进行,德州市加强管理,科学调度,克服高水位、大流量引水和跨越冰期引水等困难,自2010年10月22日始,至2011年4月11日止,共引调黄河水11.84亿立方米,漳卫新河“倒虹吸”过水7.13亿立方米,圆满完成天津市受水“确保4亿方,力争5亿方”的调水任务。

德州安全用水得到保障,生态效应惠泽后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0引黄济津的实施,不仅实现了“以水为纽带”,增进了德州与天津的联系,使两市的战略合作迈上了新层次,更通过南运河每年向天津供水超过8亿立方米,水资源配置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德州大水网体系借此初步形成,德州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奠定了新时代新德州的生态基础。

首先,工程对南运河生态修复意义重大。明清时期,德州便是漕运的储存站和转运站,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均占运河各港口之首,“神京门户”“九达天衢”的美誉也因此而得。德州段运河分为卫运河和南运河两段,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至天津段称南运河,在我市境内有45千米。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州段运河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运河沿岸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后,航运水源逐渐枯竭,到1974年南运河全线断航,“黄金水道”从此成为“死河”。引黄济津工程利用南运河每年送水4至5个月,其它时间利用工程进行拦蓄,使南运河由无水、脏水改为常年有清水,使萧条静寂了40年的南运河开始焕发生机。同时也为运河文化风景带,注入了水的“灵气”,对于德州城区水系的恢复与完善、城市品位的提升、运河经济文化的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其次,德州的水网体系更加完善。工程的实施,实现了“马颊河、岔河、减河、南运河”四河水系贯通,彻底解决了新建工程沿线区域用水难题,使德城区南部岔河至南运河区域及北部二屯镇、武城东北部、运河开发区等供水死角,全部用上了黄河水,并且为德州南部生态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步统计,可改善灌溉面积30多万亩。

再次,为德州安全用水提供了保障。引黄济津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水、黄河水将在六五河实现汇流,使我市实现长江水、黄河水统筹调度、调剂使用,可以使德州城区的居民饮水、工业用水及景观需水达到长久无忧。特别是城乡用水达到一体化,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引黄济津工程可以使我市每年获得近2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补充,极大地改善了地下水环境。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城不在大,有水则名。一名亲历德州大水网建设的水利职工,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德州大水网》:“水网绘蓝图,三横六纵连。百亿投资兴水事,泽九河安澜。滔滔德水送津去,千里江水入德来,州城聚群贤。故渎复生机,夙愿终得还。战水灾,驱旱魔,人志坚。数万工程今朝成,何止谈笑欢。告别千年苦水,迎来万代甘甜,百姓尽开颜。秉承禹王志,吾辈当争先。”这首词,表达了矢志攻坚的德州水利人的睿智和担当,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作者|李纪三 崔珠坤
图片|荆正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