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春峰:五治融合打造县域治理新样本

县域是维护稳定、社会治理的最前沿、第一线,既“连天线”又“接地气”。近年来,夏津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坚持政治引领、法治服务、智治支撑、自治协同、德治教化五治融合,实现“治理难题在五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五治中构建、群众满意在五治中提升”,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

政治引领有高度,组织更加坚实。夏津县委充分把党的领导贯彻社会治理全过程,坚持党组织在哪里,社会治理就推进到哪里,真正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工作优势。一是县委抓总。县级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新建县委政法委直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专职推进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出台多项规范性文件和配套制度。二是乡镇统筹。各乡镇把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书记项目”,在乡镇全部建成综治中心的基础上,全县15个乡镇均设立副科级事业单位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以“书记项目+两个中心”的模式,集中力量和资源抓好具体落实。三是支部兜底。坚持党建带社建,城区设置了18个城市社区党委(党总支)190个楼院党小组,农村设置了506个村(社区)支部,以村级党支部为核心,打造村级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兜底体系。

法治服务有精度,方式更加有效。树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理念,持之以恒推进法治建设,以良法促善治、促和谐。一是普法宣传促良治。全力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团队一普法区域”的普法教育模式,将全县4家律师事务所和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组建为1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将全县506个自然村划分为11个片区。二是诉调对接促善治。坚持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建设全市首家诉调对接联络站、全省首家人大代表诉调对接联络站,推动民事案件分调裁审等改革。三是依法治访促法治。坚持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进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信访问题清仓等行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 2019年,全县到市以上越级上访起数、人次同比分别下降52.8%和58.5%,实现了非访零登记,5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

智治支撑有力度,基础更加牢固。坚持以数据融合为基础,以信息应用为核心,打造智慧智能、实战实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一方面构建智慧平台。研发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县域社会治理信息总平台,打造“一网六平台”模式,“一网”即夏津县社会服务网,“六平台”即“基础数据平台”“事件管理平台”“百姓点单平台”“乡呼县应平台”“12345热线平台”和“数据研判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建档、事项办理、指挥调度、考核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另一方面打造智慧网格。按照“界定清晰、规模适度、无缝衔接、相对稳定”的原则,全县划分698个网格,为每名网格员配发手机,配套开发“夏津掌上网格”APP,推出“百姓点单,部门服务”。

自治协同有广度,内涵更加丰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参与的自治模式。一是坚持民事民办,实现自我管理。城区方面建立“社区—小区—楼院”三级管理体系,农村方面推行“党支部+小巷议事会+小巷管家”微治理模式,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物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二是坚持民事民议,实现自我组织。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积极推动全县506个自然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引导向上向善的氛围。三是坚持民事民管,实现自我服务。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全县在渡口驿乡试点探索建立村民代表会、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综治调委会5个群众组织,让群众参与村庄集体的决策和治理全过程。

德治教化有温度,氛围更加和谐。一是传承孝善家风。围绕孝善文化做文章,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妯娌”“最美家庭”等各种评选活动,正向激励、传承美德。二是培树文明民风。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三城同创”行动为契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新时代文明百场演出,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三是创建和善政风。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刀刃向内,在干部中开展“干部提神、工作提标、服务提质、落实提效”的干部作风转变活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任万虎 王光辉
编辑|李智群 董建新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