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6月13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启动会在德州举行。现场,国家卫健委和省卫健委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一起,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为推动县域医疗机构的学术与临床诊疗能力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德州开展试点,将有力推进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切实解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群众就医不够便捷等问题,尽快实现县域就诊率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65%的目标,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与此同时,市人民医院积极承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县域医疗卫生介入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于今年3月25日,建成国内领先“一站式”微创介入中心,旨在全面帮助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加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科室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一起来现场看看!
▼
德州市市委书记李猛致辞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德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卫生健康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
——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着力推进“健康德州•幸福家园”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卫生城镇创建等取得明显成效。
——尤其在疫情发生后,推进公共卫生领域改革攻坚放在全市12项改革攻坚任务首位,着力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德州开展试点,将有力推进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切实解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群众就医不够便捷等问题,尽快实现县域就诊率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65%的目标,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会议由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刘长民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致辞
今年疫情以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加强县域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下沉与优质医学教育服务供给,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所以,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是国家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发展进程中一项极为关键的任务。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职从事医疗卫生队伍继续医学教育和能力建设的直属事业单位,近些年来,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始终不渝地探索和实践更加精准、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新模式,着力解决继续医学教育和能力建设项目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足、接地气不够等等一些深层矛盾和间题。
基于此,为适应后疫情时期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着眼于进一步拓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内涵,整合运作国家培训项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程”依托中心强大的专家团队资源,通过组织专家深入到各县域医疗机构进行面对面的“问诊把脉”,为基层医务人员制订和提出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能力建设解决方案,并通过培训、进修、专家驻点帮扶等多种能力提升方式,综合赋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致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是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民政部登记管理的全国性公募基金。自1996年12月30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以来,始终以“呼吁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为构建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水平、满足人人能够享有、社会能够负担得起的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争取道义、资金和物资支持,保障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和己任,充分发挥公募基金会社会公益平台组织优势,广泛动员与汇集社会慈善资源力量投入到初级卫生保健事业。
长期以来,初保基金会利用有限的公益资源,逐步形成了以疾病普查、大病救助、卫生人员培训、资助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公益项目。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品牌公益项目、内部管理规范、公益规模全国领先、具有较高声誉和业界影响力的公益组织。
成立22年来,在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农工民主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历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初保基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初级卫生保健公益领域坚持探索创新、深耕细作,逐步建立完善了公益项目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的一系列规范与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项目之一“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工作,让更多的专家团队可以通过理论培训,手术示教、专题讲座、远程会诊等方式进行帮扶县域级医院教育工作,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办公室,全面支持中心工作开展。现已捐赠价值1700余万医疗设备,募集价值3000余万手术示教指导设备,进行智能整合和快速复制、推广,搭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快速通道,为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分类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秦成勇致辞
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2019年,国家、山东省先后下发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
今天共同见证“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德州试点”启动这一德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这是德州市建设“健康德州”、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德州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德州市将时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要求,抓住机遇,锐意开拓,全面提升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全力开创卫生健康工作新局面,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面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德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宇新介绍德州市医疗总体情况
德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395家。其中,三级医院5家(“三甲”2家),二级医院41家(“二甲”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家,乡镇卫生院1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9家,村卫生室4077家。全系统工作人员4.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268人),床位28156张。2019年全市总诊疗人次3484.7万、出院人次78.58万。
近年来,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档加速,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全民健康保障水平。具体而言,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补齐短板弱项,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深化改革攻坚,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活力。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强化示范带动,引领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陵城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希岩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
陵城区坚持以“一二三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动医改工作,将医共体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切实抓细抓实抓好。提高站位,凝聚“一个共识”—党委政府齐心协力,坚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开展“两项规范”—切实摸清基层家底,重点开展人员资产规范清理。破旧立新,推进“三项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础。多管齐下,实现“四个做好”—强化上下联动互通,努力满足基层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要。
陵城区通过聚焦医共体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正让医院受益、百姓受惠,取得了医院得发展、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突出成效。截至目前,陵城区医共体建设的总体框架已经建成,成为了德州市唯一的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改的工作重点正在由组织框架建设转变到职能运行推动上来。下一步,陵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医改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建立群众满意的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为根本,进一步在四个方面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改革。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处处长宋仙保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今年年底在5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初步建成达标的县域医共体。计划用5年的时间,使全国1000家以上县域医共体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中的要求。
此外,将通过成立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专家组、讲师团队;开展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基线调研;研究制订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标准、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针对性、个性化的建设帮扶方案等方式,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百姓享受高质量诊疗服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邹英华教授介绍专科培训体系及共建标准
肿瘤治疗过程中60%以上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疗,但目前医疗资源紧缺而且分布不均匀,二线城市及县级医院患者量高却缺乏介入能力医师和开展肿瘤介入疗法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因此,微创介入专科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介入培训体系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进行培训,通过基础理论培训、专业理论培训、手术操作培训、手术操作指导等,全面提升市级医疗水平、提升专科诊疗能力、规范人才培养、让患者就近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
德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程吉东介绍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介入专科培训基地情况
德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作为微创介入专科培训基地试点医院,全面负责微创介入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医院组建了由党委书记挂帅、院长牵头的20多人组成的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目前,微创介入专科培训基地已形成:现代化的微创介入中心,包括组建强大技术团队,规划建设了手术室、留观室、培训教学中心等,配备国际最先进的GE滑轨CT+DSA一体化系统,设计了高标准的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实现了一体化动线工作流;一站式的介入诊疗模式,全面整合DSA、滑轨CT等设备,建立起复合手术室,为外周血管、肿瘤等疾病的精准治疗增加一个全新的维度;高标准的5G云培训平台,基地采用先进的“5G网络技术+4k高清摄像”,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教学示教室、培训室、数字化云手术平台,远程示教系统同时连接了医院的HIS、LIS及PACS系统,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培训插上5G的翅膀。
下一步,在建成微创介入专科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将从技术和培训两个方面着手,让基地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一是把尚未开展的12类微创介入技术列出清单,制定三年规划,列出技术成长目录,加强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医院等密切合作,在各位微创介入专家的帮助下,力争实现介入技术目录的全覆盖;二是以介入技术水平提升为突破口,带动基地教学能力及医院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着手建立系统规范的培训教学体系,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通过手术示教、远程会诊、驻点进修、建立视频库等多种方式,帮助基层卫生机构提高介入诊疗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发挥好基地的强基作用,助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现场,杨爱平宣布县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德州市试点正式启动。
参观德州市人民医院
▼
参观市人民医院心脏康复医学科
院长程吉东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市人民医院的有关经验做法
参观微创介入专科
向专家演示示教室开展工作的情况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曹清 滕璐 刘潇 通讯员|王法成 郭吉显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