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政府秘书长、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王震秀:坚定不移抓产业打造经济发展主战场

编者按 6月11日,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暨培训会议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坚定扛起工业强市大旗,全力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自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对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专访,报道推进过程中的新目标、新思路、新措施。敬请关注。

“全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擂响了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的战鼓。工业是开发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富区之源,必须坚定不移抓产业、拼搏实干强工业,奋力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把开发区打造成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对外开放的主阵地。 ”市政府秘书长、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王震秀说。

强攻主导产业,大力提升产业集聚度。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着力培植壮大以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石油钻探装备、运输装载机械、应急救援设备为支柱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健康农副产品生产、医疗应急、体育健身为支柱的医养健康产业,以5G、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大数据为支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力争到2022年三大主导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打破信息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等环节壁垒,打通产业链资源配置“第一公里”和落地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和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

决胜双招双引,实现项目引进新突破。把双招双引作为全区“首位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国内外500强、央企强企等龙头骨干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过亿元实体招商项目39个、到位资金44亿元。推动有研半导体、中机寰宇、沪江建筑、英望科技、宇航派蒙、京鲁数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效应,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稳住利用外资基本盘,主动融入全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重大战略,用足用好上级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外商服务大使作用,对外资企业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力争全年完成4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目标任务。

着力培大扶强,按下新旧动能转换“快进键”。牢固树立大融合大发展理念,精准筛选确定一批制造业强企、高成长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上云企业,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培植方案,提高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形成工业发展的骨干企业梯队。发挥《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及补充解释说明》政策撬动作用,加快扒鸡集团、联合石油、温多利等10家企业上市进程,今年完成15家企业股改并报齐鲁股交辅导挂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实现“一个共同体,带强一个产业”的集群集聚效应。今年力争新增企业科创平台15%以上,规上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占比超过60%。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破百”计划,今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家,到2022年力争突破100家;经国家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0家。 

强化园区建设,打造转型升级“引爆点”。结合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力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园区(公司)”模式,发展壮大德州园区开发投资公司,打造国有企业平台“精英特战队”。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精心谋划北方应急(医疗)救援产业示范区项目,全力打造国家应急产业生产基地、示范基地、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应急培训基地。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推动德州市市民中心、绿地创新谷建设。探索建立对口援疆、援藏合作区。围绕搭建企业发展平台载体,加快万众智能产业园、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德州)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建设。支持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今年入驻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达到230家,营销收入超过5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擦亮服务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全程网办、“一链办理”、“一业一证”,完善“双线并行”预审机制,探索“承诺即开工”“拿地即开工”。聚焦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抓好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实行“一企一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发挥企业政策研究员队伍作用,严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依法依规兑现涉企优惠政策,进一步擦亮开发区“法治、诚信、高效、包容”的营商环境品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赵庆川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