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齐河这样做!

“今年上半年,我区与博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派医疗有限公司等9家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涵盖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加工等。”7月8日,齐河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部副部长张恒介绍。
齐河县聚焦全省“十强”产业,把发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之一。将医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第一工程,以项目促投资、促增长、促发展,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全链条跟踪、全过程代办、全方位服务,对重点项目从立项规划阶段开始,为建设项目提供业务办理、政策指引、协调重大疑难问题等“服务专员”点对点服务,缩短项目转化和建设周期,增强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后劲。目前,形成以百多安医疗器械、英盛检测、中科基因检测、卡森干细胞等项目为代表,聚集心脏支架、基因检测等核心技术企业,着力打造门类齐全、技术领先的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跳出齐河看齐河——

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医药产业发展

成立于2013年12月的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建设“产业高新、创新高新、生态高新、智慧高新、宜居高新”为目标,把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列为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对医药产业发展和产业园区发展进行全面规划。而该区成立之初,仅有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开工建设新厂区。面对一个刚刚“降生”的新区,没有基础、没有前期的经验积累,提出发展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底气何在?
“我县作为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经济发展规划大战略的核心区,抢抓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济西齐河一体化发展等四大机遇。而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济南近在咫尺,更得益于济南产业外溢、创新资源辐射。”齐河黄河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齐鲁高新区党组书记李同乾介绍。尤其是随着我国“健康中国2030”、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引导,国家战略布局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生物经济”初现端倪,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医药产业的决心。
着力构建医药产业集群,这是齐河立下的“雄心壮志”。雄心之下,行胜于言。秉承“跳出齐河看齐河”的发展思维,齐河县坚持高点定位、顶层设计,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把发展医疗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成立齐河县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财政、人社、发改、税务、审计、住建、国土、商务、科技、卫计、食药监、高新区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此外,齐河县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省内重要的医学公共服务及转化平台,打造服务全省、引领全国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实施“一企一平台”工程,支持企业自主建设或联合国内外高精尖领军人才、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组建一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目前已与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现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120多家,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认定高层次人才220多人;引进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通过建设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国家级齐鲁科技企业孵化器、齐鲁科技小镇等孵化平台,做强“双创”载体;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引导基金等,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完善的医药产业培育机制。

产品从“跟跑”到“领跑”——

招大引强,整合链条放大聚集优势

“通常情况下心脏支架都会留在患者体内,有一定概率造成二次栓塞风险,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采用锌铜合金代替传统的不锈钢材料,植入人体两到三年就会被人体全部降解吸收。”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彦伟说。可降解支架技术曾一度被国外公司垄断,价格昂贵,该公司利用5年时间打破技术壁垒,研发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锌合金支架,实现了我国这一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公司设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院士工作站,医用材料改性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6个。在生物医用材料改性、药物球囊控释、非对称药物涂层、可降解合金材料、干细胞定位等领域申报国家和国际专利100余项。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科研实验室

在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像百多安一样领跑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的企业不在少数。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历时16年自主研发了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艾可宁,该药作为中国第一个原创抗艾新药,全球首个长效HIV-1融合抑制剂,已于2018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总投资14亿元的齐河艾可宁生产基地——高端多肽生物药产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山东博森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基于激动剂的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组织工程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技术、生物样本库、人类皮肤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损伤等核心技术产品,正在建设的制备中心是山东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域性细胞制备中心;山东光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拜瑞格药妆实验室达成品牌技术合作协议,在新型光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发明专利的。同时,该区正联合联东U谷共建齐河生命智慧谷,加快培育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共同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区中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齐河医药产业已聚集心脏支架、基因检测等核心技术企业,产品涵盖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新型药物、生物技术新药及试剂等医药工业重点门类。
“紧盯生物技术新药、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前沿领域,发展生物医学和医疗器械产业,努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齐河县委书记姜凌刚在德州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上发言,更是道出了我县发展医药产业的目标,通过梳理整合,打造竞争力强、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医药产业集群。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明确有什么、缺什么、招什么的发展理念,根据已有发展基础,围绕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工作着力点,绘制产业链“图谱”,向产业链上、下游,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他们盯住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技术创新平台支撑的节点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放大产业优势、扩大集聚效应。

药企有了一对一“服务专员”——

流程再造,塑优企业发展软环境

每天早上,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敏的微信都会收到当天的天气预报,发送这些温馨提醒的并不是气象软件,而是李同乾发来的。
“赶上暴雨、扬尘、大风等特殊天气,李书记还会提前给我发送消息,告诉我有哪些需要防范注意的事项等,无微不至。”张敏说,这样的暖心事每天都会发生,企业能获得哪些政策支持、如何申报,企业服务专员总会及时上门解答。“7月初,公司一份关于股份转让的材料急需完成审批,而当天又赶上下大雨,没想到他们冒雨把完成审批的材料送到了我的办公室。”张敏回忆。
“在服务软环境上,我们为医药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对项目进行‘零距离’服务,安排专人为企业服务协调,及时掌握项目进展、了解企业困难,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李同乾说。该区实行重点企业主要领导负责,小微企业科室分包负责制的方式压实服务责任。
项目引得来、落地快、发展得好,与齐河对营商环境的打造密不可分。我县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在人才引进、产业扶持、技术孵化等方面全力支持。在争取前沿生物医药艾可宁生产基地项目上,我县对企业抛出橄榄枝,不仅优先配备了近140亩的一期土地指标,还拿出一系列扶持政策。

博森医学工程技术公司区域细胞制备及储存中心

在推进项目建设上,齐河县把办公场所转至项目一线,面对面了解企业问题,一对一解决项目难题。立足提高服务投资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取消传统的窗口服务模式,设立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以融合思维打通数据堵点,政务服务分类一窗受理率达80%,网上事项可办率达92.1%,涉企审批容缺受理率100%,上半年抽查回访满意率达99.8%。
此外,在医药产业所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我县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实施“英才兴齐”计划,打通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大力发展人才经济,通过搭建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等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发挥人才的作用,不断拓宽招才渠道,通过顶尖人才的虹吸效应,将人才、项目、产业有机融合,实现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同频共振。
拿出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留才的实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据齐河人社局人力资源市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闫春燕介绍,为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可拎包入住的博士公寓,齐河县投资10亿元建设集商务办公、人才公寓、孵化器、加速器于一体的35万平方米齐鲁科技小镇,打造集聚吸纳高端产业、人才的“强磁场”。截至目前,西区孵化器、加速器已建成投用,东区人才公寓主体已完成,正进行内装,规划建设的人才体育公园项目基本完工。同时,搭建荣誉平台,按人才层次给予资助,推荐他们申报各类人才奖项,在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也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各类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黄晓龙
通讯员|崔志华 李烨 祁凯
编辑|赵治红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