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脱贫攻坚看德州 | 郭家街道91户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

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左二)到郭家街道扶贫车间指导工作

7月15日,走进乐陵市郭家街道曾经的省定贫困村韩家村,可以看到在大树绿荫环抱中,之前贫困户破旧的土胚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数条平坦宽阔的村路修到了家门口,家中干净整洁,院里花团锦簇。贫困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扶贫产业分红让他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这幅乡村美景的背后凝结着街道帮扶干部和街道居民的共同努力。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把脱贫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下大力气,用硬手段,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攻坚,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今更是迎来了“收获季”——街道两个省定贫困村顺利摘帽,91户150人全部符合脱贫标准。

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丙瑞(左)遍访贫困户

不漏一户 不错一人 动态管理精准施策

“大爷,你报销的药费款收到了吗?两个孙女放暑假了吗?”7月15日,天气十分炎热,郭家街道扶贫站站长张倩和工作人员来到南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洪举的家中了解他的生活需求,并再次采集信息。

“要实现脱贫不返贫,就要认真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实施动态管理。”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丙瑞说,找准“穷根”,“漫灌”变“滴灌”,确保贫困户得到有效帮扶,必须多次入户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并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早在2016年,街道就组织工作人员一村一村走访、一户一户了解,共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200人,涉及30个行政村。2018年,按照“应进则进、应出则出”的原则,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157人,并且通过当年各项帮扶措施,贫困户全部符合了脱贫标准,但第二年95%以上贫困户又因病因残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继续享受帮扶政策。今年年初,街道开展党工委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马丙瑞带领扶贫干部对每家贫困户的情况进行核实了解,当场为贫困户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30余项。今年7月初,街道扶贫干部再次逐户走访每一个贫困户,实地查看,了解需求,不留疑问,确保他们脱贫不返贫。

街道建立起帮扶台账,每位贫困群众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致贫原因、生产生活条件(住房、耕地面积等)、享受帮扶政策情况、收入情况及帮扶责任人等信息都记录在册。扶贫站随时更新数据,将因病因灾致贫人口及时纳入进来,将脱贫但仍享受政策的人口标识出来,同时让已经脱贫并有能力长久脱贫的贫困户有序退出。

“我们只有反复确认贫困群众基本情况,才能‘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把贫困群众托在底线之上。”扶贫站站长张倩说,在精准识别基础上,街道明确了帮扶的主要方向,做到“一家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目前,街道有因病致贫户83户,因残致贫户5户,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户2户,因学致贫户1户,街道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通过产业扶贫分红、扶贫公益岗、“一站式”医疗保险惠民政策等叠加方式进行帮扶;对年老体弱、痴呆傻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通过民政兜底进行帮扶;对因学致贫户通过民政兜底和教育资助进行帮扶。


干部为贫困户送去“扶贫牛”

产业带动 政策托底  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如今真是太舒心了,我们家5口人,一年能有4万元收入。要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和街道干部的真心帮助,哪有我家如今的好日子。”圈刘村村民于敏杰说。于敏杰今年70岁,妻子患脑血栓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儿媳、孙子都有残疾,一家人生活开销全仰仗他一人。早年,他还能外出打点零工维持生计,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日子过得十分窘迫。2016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于敏杰一家将扶贫资金入股街道金亿奶牛养殖合作社,每年领取分红700元;街道为他安排了扶贫公益岗,每天专职照顾同村其他3名贫困群众,每月岗位补贴372元,一年4464元;去年,他还享受到金融扶贫分红2500元,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4080元,他和妻子领取养老保险金3012元,还有4680元的低保金。此外,他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种小麦玉米收入1.3万元;与金亿合作社签约养奶牛,卖牛奶收入1.2万元。“我现在有分红、有工作、有保险,既能挣钱养家,又不耽误照顾家人,我很知足了。”谈及生活的变化,于敏杰满脸笑容。

于敏杰家生活的改变不是个例,在郭家街道,91户贫困户全部通过产业带动、政策托底实现了脱贫。街道内共有7个产业扶贫项目,其中双鹤机械项目、金亿奶牛项目、绿庄现代农业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农户”扶贫模式,将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年底分红,贫困户年年有收益。在韩家村和夏南村创办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人均年收入650元,村集体收入6万元,两个村均已脱贫摘帽。此外还有两个乐陵市扶贫项目落户郭家街道,街道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这两个项目也可获得分红。“我们在选择扶贫企业时下了大气力,多次考察,筛选了辖区内效益最好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我们了解情况,并容易掌握动向,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可有效保障贫困户收益。”马丙瑞介绍,近年来,贫困群众每人每年仅项目分红达2500元。

街道开发了扶贫公益岗,有园林绿化管护、街道保洁、敬老院护工等岗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开发了边角经济,清理空闲土地、废弃宅基、厂房53亩,带动贫困户种植了白蜡树、大蒜和白萝卜,树木4年后可以见效益,蔬菜供应给街道酱菜厂加工酱菜,这些措施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让他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困难家庭的孩子发放新书包

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老年贫困群众,街道联合乐陵市民政部门,多次认定低保户、五保户,为他们提供兜底保障,确保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险全覆盖;创办了“爱心扶贫超市”,让贫困户定期到指定超市免费定量领取面粉、面条、食用油等,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些举措让街道脱贫成效十分明显,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4500元以上,贫困村村集体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马丙瑞说。

不仅为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生活保障,街道还积极帮助他们的子女就业、创业,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南夏村的李洪举,患有癌症,街道为他申请了低保,同时,了解到他儿子儿媳都是聋哑人,读小学的孙女品学兼优,就安排了2名大学生志愿者每周六周日为孩子辅导英语;小屯村姚荣岐,妻子去世,一人养家,街道为其就读职业中学的儿子审请了“雨露计划”,享受国家专项培育基金……

街道干部为贫困户送去爱心衣物

扶贫扶志 环境提升 持续提高生活质量

“脱贫攻坚进行到这一阶段,剩下的贫困群众要么身体残疾,要么年老体衰,这些人大多存在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患上严重的自闭症,不愿意与人交流,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相当贫困,根本谈不上生活质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建说,针对这一情况,今年年初以来,街道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开展“一对一”帮扶,帮扶干部每月两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今年5月、6月间,马丙瑞、王建带领着扶贫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走访一遍,认真查看贫困户居住条件,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帮扶情况、身体状况及生产生活情况等,并向贫困户讲解扶贫惠民政策,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共走致富之路。同时,街道组织29名帮扶责任人、32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18名环卫工人、12名扶贫专岗对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帮助他们清理个人卫生、室内外环境卫生、修缮房屋门窗、发放生产生活必需品、规范摆放家具物品等,消除视觉贫困,改善他们的人居环境。街道每月开展贫困户“三有三净”(有电视、有风扇、有遮风挡雨门窗;院内干净、屋内干净、个人干净)评比活动,评选出生活文明奖和文明进步奖,并为获奖家庭发放衣服、床单、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贫困户思想观念,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让贫困群众增了收脱了贫,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运营好扶贫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村路、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帮扶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马丙瑞说。


大赛投稿邮箱:

298025213@qq.com

联系方式:

市扶贫开发办 桑冬冬 2681095

德州日报社 屈大鹏 18866090195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袁芳

通讯员|殷向禹

编辑|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