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来真好看】搬出深山沟幸福生活开始了 云南马关县南山幸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我们老家是地质滑坡点,以前最害怕的就是半夜下雨,一下雨就担心会不会滑坡,全家老小都不能睡个安稳觉,十来分钟就得拿着手电筒到处看看墙有没有新开裂的地方?有没有哪儿漏雨了?现在搬到这里,生活很方便,住着也很舒心。”八寨镇木斗林村搬迁群众刘云彪想起以前的居住条件都觉得害怕。

今年36岁的刘云彪,老家在八寨镇木斗林村,是个地质滑坡点,家里的住房也年久失修成了危房。2018年,木斗林村实施整村搬迁,刘云彪也在搬迁户中。


八寨镇木斗林村搬迁来的刘云彪户做起了摆摊生意

房子交了6400元,买家具花了1万多元,刘云彪就带着一家4人住进了92平方米的新房,现在刘云彪在社区负责水电维修和管理,每月收入1000多元,妻子吴启英做起餐饮小生意,每月收入也到1000多元,一个孩子在附近的小学上三年级,一个孩子在社区幼儿园,比起原来的生活轻松了不少。

社区环境整洁,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幼儿园、扶贫车间、专线公交......刘云彪现在住的南山幸福社区,和县城里的小区没有什么两样。社区党总支书记陆辉介绍,“现在搬迁来的776户贫困户均已经实现了至少一个劳动力就业、户户能增收”。

幸福社区

马关县位于文山州南部,全县总人口38.2万,由于发展起步晚,加之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全县共有贫困村115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221户99104人,贫困发生率曾达21%,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是马关县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社区,安置群众涉及全县10个乡镇149个村小组1284户498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76户3027人,同步搬迁户508户1956人。安置点规划用地166.22亩,总投资4.8亿元,总建筑面积176948.55平方米。目前,搬迁项目工程安置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部竣工,搬迁对象已全部入住。

搬迁群众大都来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或是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寨,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马关县下足了功夫。

培训会

为强化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组织保障,马关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房建设工程指挥部,同时,全面推行“双点长”制,细化实化“点长”职责。

“以前在老家山高路远,买包盐都要走几个小时,来了这里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动力电、走的是水泥路,还有公共活动室、便民超市,出门就是大公路,坐公交车到城里也就七八分钟,生活方便多了。”从木厂镇老古地村搬迁到幸福社区的谢荣明说。

家门口打工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马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贫搬迁进城镇、进园区的部署要求,在选址上坚持优中选优,将集中安置点规划于马关县南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园区,距县城3公里,毗邻在建的文马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G219线,园区主干道与文马高速公路入城大道连接,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要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真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各种配套措施就必须得完善,教育及医疗要有保障。在南山幸福社区的安置房内客厅、厨房、卫生间、门窗等配套设施齐全,社区实现了水、电、路、网络、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为保障搬迁群众子女能就近就学,在安置点规划建设完成幼儿园1所,正在建设县第五小学。目前,安置点附近及城区现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已基本能满足搬迁群众就近就学需求。

幸福幼儿园

为确保群众出门就能看病,配置了规范化卫生室1个,并配备乡村医生3名,同时,马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中心骨干医务人员和护士到卫生室帮助开展诊疗服务,使安置点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有效解决,达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基本要求。

搬迁群众“稳下来”后,要如何实现“能致富”呢?马关县从产业发展、就业扶贫、引进扶贫车间等入手,流转园区周边土地300亩,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集中发展订单农业,组织102户群众发展蔬菜、巴西菇等产业,2019年实现收入300余万元。大力宣传各项产业发展政策,让群众将原居住地的土地用于发展刺梨、李子等700余亩,不断增强搬迁群众发展后劲。

八寨镇搬来的李长应在巴西菇棚务工。本组图片均由陆辉拍摄

从八寨镇搬来的李长应,在老家就是出色的种菜能手,到社区以后他分配到了2亩土地,自己又流转了10多亩周边村寨的土地种植了蔬菜、巴西菇,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用滴灌、薄膜的先进技术,成了社区有名的“种植专家”,社区及周边村寨的群众也常常来向他请教种植上的难题。

同样,从八寨镇搬来的刘云坤不仅发展蔬菜产业,还在社区开了一个小超市,在老家种了10余亩砂仁,往年外出务工的妻子也回来了,她说“以前外出打工就是因为在家赚不到钱,现在在社区一年就有七八万元的收入,又能照顾到家庭,今后也不外出了。”

社区一角

马关县积极引进务工中介企业,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用工企业的协调联系,及时发布各类招工信息,针对用工需求组织开展电工、建筑、家政等技能培训10余期,实现县外转移务工1300余人,预计可实现劳务收入5000余万元。针对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采取推荐周边企业、引进扶贫车间等方式,就地就近转移1200余人。同时,在社区还设立了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安排了54名特困人员就业。

易地搬迁“挪穷窝” ,村民搬出幸福来,如今的南山幸福社区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高楼林立……实现搬迁群众“生计不愁、生活温馨、安居乐业”。

来源|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