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武城:非遗文化进校园 古老艺术展新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我为大家传授花杠舞技艺,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今后把咱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9月1日,在武城县老城镇南屯小学开学第一课上,省级非物质文艺遗产花杠舞传承人崔镇江正向孩子们传授技艺。跟随者老师动作,孩子们踏着鼓点,模仿得惟妙惟肖。校园内欢声笑语,孩子们沉浸在非遗文化的熏陶之中。“很好很漂亮,而且我们两个抬起来一颤一颤的特别好玩,非常喜欢这种独特的舞蹈。”南屯小学学生于雅宁高兴地说。

花杠舞创编于武城县老城镇南屯三义村,又称抬花杠,集舞、乐、武为一体,因其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2007年被列入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领头人崔振江因其对花杠舞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花杠舞有杠棍杠杆两部分组成,柜上有纸花,棉花、玉米、大豆等镶嵌其中象征着五谷丰登,上面有鸡毛掸子,象征着吉星高照,下面杠柜围着一圈红绸子,象征着红红火火。在武城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屯的嫁鼓,南屯的杠,饮马庄的扎彩匠”。其中花杠舞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为让花杠舞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武城县将花杠舞引入老城镇南屯小学,并组建了艺术队,开设了非遗文化课堂。

近年来,武城县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按照“保护为主、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花杠舞、武城架鼓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项目的魅力。如今花杠舞技艺已在南屯小学传承了3届学生。

“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能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非遗文化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里生根发芽。”武城县委宣传部文艺和公共服务股副股长王金钰介绍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王先攀 

编辑 |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