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践行“四力”看小康 | 夏津:贫困村“蝶变”特色旅游村

剪辑|孙亚民

古树古井,鸡舍改造的农村菜大食堂,桑茶体验馆,精心铺设的七彩胡同、磨盘胡同、平安胡同……11月2日,记者走进夏津县北城街道前屯村,恍若置身一个风景胜地,白墙灰瓦古韵浓郁,让人难以相信这个村美、景美、民富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几年前还是省定贫困村。

“之前村里基础设施落后,只有两条主路实现了硬化,其余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更是常态。”前屯村党支部书记褚运林说,曾几何时,村子守着上千年的古桑树林,却找不到发展路子,种植结构单一,缺乏致富门路,村里干部群众守着“金饭碗”要饭吃。

改变要从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到来说起,2018年11月,作为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来自山东省民政厅的潘红春和山东警察学院的孙晔、省农科院的刘玮被分到前屯村。经过广泛深入调研,他们决定做大做强“古桑文化村落”品牌,聘请河北乡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并和村庄改貌、文明提质、文化塑魂、产业富民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队先从改善村庄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入手,再进行整体设计提升,突出文化特色,注重细节管理,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乡愁味道。”褚运林介绍,在服务队带领下,前屯村进行了两纵两横31条胡同和主街道的立面改造,建设了古桑文化馆、红色文化广场、文化景观长廊、杏坞书院、桑林停车场,打造了杨家井休闲体验区、桑茶体验馆、农家乐餐厅、野菜膳食馆、有机生活馆、桑椹酒小院、桑黄养生小院等特色体验小院。

小康生活离不开产业铺路。在省派服务队的帮扶和县乡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前屯村党支部领办了椹王古村旅游合作社,并与夏津县会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村委会统一租用闲置庭院,公司负责设计装修、项目招商,指导村民自营特色旅游项目,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开发了“村标前面留个影、非遗架鼓迎游客、森林放歌、林间野炊、椹果采摘、挖野菜、品菌汤、夏津优质土特产品展示”等十余个旅游项目,村集体收入也从1万元增长到10万元以上。同时,依靠夏津县重点打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契机,前屯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前院后厂,将椹叶茶、椹果干、椹果酒等特色产品经营得风风火火。

村容美了、产业有了,“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特色乡村正在从规划变为现实。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德鹏 李艺 刘振兴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