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董天力
“这一茬是今年9月开始种植的,11月底便可采摘,你看这叶片多厚绿、小果实多饱满,肯定还得大丰收。”11月3日,走进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时,植保员任晓芳正穿梭在行垄间检查番茄的生长情况。谈及番茄长势,任晓芳高兴地合不拢嘴。
智慧农业大棚占地105亩,在这个偌大的文洛式玻璃连栋型温室里,包括任晓芳在内共有5名植保员。谈及如何从一名普通的采摘工到技术员的转变,任晓芳满脸的骄傲。
今年35岁的任晓芳,是临南镇赵家人,初中毕业后,她在青岛、天津等地打工,收入也算非常不错。但自2007年孩子出生后,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她只能抽时间在家附近打个零工补贴家用。
2016年9月,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浩丰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承包建设凯盛浩丰德州(临邑)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园区总占地面积1154亩,预计总投资11亿元,规划建设8个生产型现代化智能温室。2017年10月,首个占地105亩的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当时国内单体占地面积最大的智慧农业大棚。
智慧农业大棚紧挨着赵家村,项目建成后100余名留守妇女入园就业,仅赵家村便有20余名。“一天100多块一点也不累,里边都是国际前沿的蔬菜生产设施,进去时先消毒,作业时都是小车……” “当时大的需要照顾,又怀着二胎,想去那干活也去不了。一家四口的花销全靠丈夫打工,当时只能干着急。”听了大家的介绍后,任晓芳羡慕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2018年12月,任晓芳的女儿满了周岁,勉强能离得了身。在得知智慧大棚招工的消息后,她第一个报了名,经过几天的培训后顺利上了岗,成为一名普通的采摘工。
虽然之前对大棚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充分的想象,但走进大棚后,她还是表示“傻了眼”:物联网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分布在大棚内的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传感节点,可实时采集棚内环境信息;物联网平台自动控制喷水、开窗、开启帘幕等;番茄各个生长阶段配出不同的“营养餐”,保证其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只要肯认真学习,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我还年轻,一定要努力工作,把前几年丢失的补回来。”眼前的一切没有把任晓芳吓倒,在干好本职工作后,只要稍有时间,她就认真地向大棚内的工艺员、植保员等学习,深入了解如何进行设备操作、需要什么样的PH值及水温等指标、如何进行病情防控等。在看到任晓芳勤奋好学的态度后,大棚管理人员给她送来培训资料,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初,经过层层考核和技术测试,任晓芳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植保员,并踏上新的工作岗位。
“一天工资100多元,连同午餐补助及考核奖励,每个月收入都近4000元,工作不累还能照顾家里。”任晓芳坦言,最大的收获不是有了稳定的收入,通过这份工作,更让她认识到只要肯努力,一切都能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志宁 董天力 通讯员|闫超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