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之窗 不能忘却的记忆|德州早期共产党员马毅之

马毅之(1912—1954),原名马云祥,字凤元。中共禹城县委第一任书记,国家二机部党委副书记。

马毅之从小聪敏好学,1924年,考入禹城县第一高级小学,在中共党员李宗鲁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新青年》《民众之路》《科学大众》等进步书刊,提高了革命觉悟,并参与一些革命活动。1926年,经李宗鲁介绍,马毅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共青团禹城县委书记。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马毅之在平原县立中学上学时,发展刘子蔚等十几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他任组织委员,负责恩县、平原、禹城、清平等县党的工作。在学校、农村单线发展党员,进行党的活动,营救被捕同志。

1932年,马毅之入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上学。国民党反动派和学校串通一气,利用组织学生会考的方式,阻止学生参加爱国活动。他和共产党员徐运北等同学,领导发动了罢课反会考学生运动。运动波及全省各地。国民党山东当局派警察镇压,马毅之暴露身份遭通缉,遂躲到即墨县蓝村小学,以教学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毅之与共产党员尉景平,在禹城县安仁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七大队,在禹城、高唐一带阻击入侵日军。是年10月,在禹城县成立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马毅之任书记。他争取民团李惠民部联合抗日,借其实力发展抗日武装。1938年9月,马毅之受上级党组织委托率320名干部去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任抗大总校政治部六分校总支部书记、组织科长等职。1943年,他赴抗日前线,任豫西三十五团政委。转战于冀南、豫西,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马毅之任辽宁军区独立一师副政委。后任临江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9年至1950年,他先后任中南军区一五三师、四野四十六军一三八师政委。1952年,任二机部党委副书记。1954年,病逝于北京,安葬故里,立碑铭记。1984年,列入《山东省著名革命烈士英名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智群 通讯员|冯腾飞
编辑|李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