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批秒办!”前不久,市民李女士在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智能终端上,不到5分钟就拿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过去,个体工商户办执照需提供申请书、经营场所证明、前置许可、社区(村)证明等材料,前后需要3个工作日。从3天压缩到“秒批秒办”,折射着我市营商环境质量的巨大飞跃。
去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8万个, 增长32%,居全省第1位, 其中新增企业3.03万家,增长19.8%,居全省第2位。增幅领跑全省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市聚焦“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优化流程再造,释放政策红利,把用户思维贯穿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用心、精心打造“一号改革工程”,换来市场“千军万马”竞相奔腾。
简政放权、流程再造
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去年初,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12个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之一、全市“一号改革工程”,彰显我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效率最重要。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对德州的营商环境点赞不已。去年8月份,海螺集团在庆云县投资的首期年产20万平方米高端系统门窗正式投产。这一项目从5月份启动,仅用了87天就完成了考察、立项和施工建设。高登榜坦言:“这是海螺项目建设史效率最高的一次。”
去年9月,在山东有研半导体公司,全省首个半导体级8英寸直拉硅单晶,历经70多个小时一次性拉制成功,标志着8英寸硅抛光片量产迈出关键一步。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清华喜出望外,直言“到德州来发展,我们来对了”。
为了保证这一“山东1号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开花,我市创立了“双线并行+预审承诺性”审批模式,将土地征收供应手续和项目规划、施工手续同步办理,有效节约建设项目落地时限4至6个月,实现“拿地即开工”;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提效率,将原来的8项必要材料,优化为承诺事项2项、必要材料2个。
一个个生动案例,都是我市营商环境的折射。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印证我市营商环境不断趋好。
办事速度更快了。开设“企业开办专窗”,升级“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全市一般性企业完成登记只需半天,较省里要求提速1倍。联审联办会议纪要可以作为项目审批“绿色通行证”,实现“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在全国首创审批流程“私人定制”服务,全流程4个阶段的66个审批事项集中纳入系统池,代办员精准定制流程,如同网购推荐商品,生成“个性化、定制化,保姆式、管家式”服务。在全省率先压缩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办理时限由45天压缩到7天。平原碧桂园项目仅用1天就办了9个证,26天完成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核发。
办事流程更简便了。制定流程再造“1+147”制度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1项措施,59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市域通办,34类事项实现鲁冀津33个县市区跨省通办。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分批划入发改等34个部门单位承担的179项行政许可事项和46项关联事项,整合为商事登记、建设项目、社会事务、城管交通4大板块,只保留1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审批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三集中”,审批资源压减近70%。
以工匠精神打磨办事程序,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审批材料,一律不要;凡电子证照库能共享应用的,一律不要;凡事项环节互为前置的,一律取消,累计取消308个环节、652份材料,减少4867个工作日,医师护士注册、教师资格认定等事项在全省率先从20个工作日减为“网上审批、即时办结”。积极探索“一窗两模式”样本,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双轨协同的“一窗受理”改革使即办件比例从40%提升到70%,材料补齐补正率降低50%,被省政府作为典型推广。
人人是环境、人人是形象
凝聚共建共育营商环境合力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检验着一个地方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
去年以来,我市唱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主旋律,打好政策扶持、“一次办好”改革、法治环境建设等组合拳,不断挖掘营商环境优化的潜力和空间,凝聚起共建共育营商环境最大合力。
制定政策根植于企业发展诉求,企业发展后劲更足。在相继出台《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的实施方案》《德州市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配套措施》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推出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升级版——《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展现了德州“刀刃向内”的革新精神,也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德州营商环境的变化。
释放红利,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企业发展更轻快。去年,山东信谊制药公司销售收入4.08亿元,比上年增长 15%;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5.22%。在公司副总经理马增胜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享受了一系列降税减费政策。平原县把去年以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汇总、精简,提炼“干货”,标明对接部门,印发成册,方便企业用好政策,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把法治思维贯穿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市场竞争更公平。我市在加大简政放权的同时,以法治思维强化公平监督,营造公平公正、活而有序的市场环境。
出台全市统一的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办法,建立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和随机抽查、事后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制度,实现市场主体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监管。去年,我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34位,比上年提升13 个位次。
设置特色窗口
以用户思维提升办事群众体验感
打开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德州站,有一个惠企惠民政策专区,集成了1300余条政策,企业群众可根据要素所需,精准匹配查找政策,咨询电话、办事流程、申报材料等一目了然,被形象地称为政策服务“中央厨房”。
以互联网产业流行的用户思维提升办事群众体验感,已经成为我市政务服务品牌的一抹亮色。
眼下,走进市政务服务大厅,清新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舒适的休闲区、简洁明了的引导牌、通透明亮的等待区,还有各式各样的绿植、时尚大方的皮质沙发,让前来办事的市民群众备感舒心。
值得一提的是,大厅内新增添了找茬窗口、“只说YES不说NO”窗口等特色窗口。与此同时,还在各个窗口设置了平板电脑、二维码小程序、意见评价箱等,市民可以像网上购物一样,对窗口进行点评。收到差评和投诉后,业务办理单位将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回访核实,差评反映的问题,各承办单位5个工作日内整改反馈。
为解决企业不清楚、不会办等情况,我市从企业需求入手,全面推行咨询导办、热情帮办、全程代办、24小时贴心服务,还建立完善了企业投诉“接诉即办”机制,扎实开展“百名科长大家评”“窗口效能社会评”评议活动,办得快不快、让企业晒一晒,办得好不好、让市场主体来评判。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围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市将持续打响“在德州·办德好”政务服务品牌,擦亮“厚德载物、创业之州”金字招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任立松 通讯员|孙玮 张大伟
编辑|孙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