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鲜评|功在平时 成在“评时”

功在平时 成在“评时”

胥爱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非一时之功、一日之功,唯有平时下真功、动真格,才能在“评时”见真章、真出彩。侥幸心理、应付心态要不得,决不可平时工作“惜力气”、坐等“评时”抱佛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创建“备考”的过程,既是对城市管理者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试金石。只重“评时”、不重平时的想法和行为,暴露的是责任感的缺乏、急功近利的态度和形式主义的作风,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不仅会影响创建工作进度,更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涉及范围广。以2020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例,全国文明城市考核共有12个测评项目、88项测评内容、180条测评标准。这些内容和标准,具体体现在一桩桩民生小事上、一项项工作细节处。目前,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已具备一定基础,但距测评合格还有不小距离。特别是在城市功能完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和顽疾,必须对标对表、真抓实干,才能厚积薄发、“评时”成功。反之,平时不用功,即便“评时”下苦功也于事无补。

文明努力,功不唐捐。面对“不进则退、慢进出局”的严峻考验,各级各部门必须全心投入、全力冲刺,把功夫下在平时、保持常态,以每天看得见的成果,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创建为我”,才能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融入创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我要创建”的氛围,汇聚起更大的创建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