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2021年德州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座谈会召开。会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做了发言。
甘做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临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员 宋 磊
我叫宋磊,2018年,荣获省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记个人二等功);2019年荣获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全国脱贫攻坚奖;202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今天作为一名脱贫攻坚战线的代表汇报几点感受,题目是《甘做扶贫路上的“老黄牛”》。我是2014年开始从事扶贫工作的;2016年调县扶贫办公室;2017年,我被查出患尿毒症,每周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指标,尽管这样,我仍然坚守在扶贫工作岗位,几乎每周都要进村入户。有人问我,你这么拼、图的啥?我觉得,在脱贫攻坚总攻的紧要关头,决不能因病歇脚松劲!
一、与其苦等不如苦干
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从事乡镇、林业、农业、扶贫等工作,对农村、对群众、对土地的感情非常深厚。2016年初,我不顾家人反对,到基础差、任务重、压力大的县扶贫办报到,拿出“头拱地、誓不还”的劲头,履行扶贫这份职责使命。2017年春,全县脱贫攻坚“回头看”和“唤醒沉睡资源”两项重点工作同步展开,有一天在进村走访时,我突然晕倒了,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医生强制要求住院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正常应为一周三次,当时我考虑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和医生商量,在维持生命指标的情况下每周两次透析。2018年4月,由于白天进村入户,晚上整理材料,过度劳累,加上透析不充分,30日夜间突发了心脏病,后经120急救转危为安,医院明确要求透析必须改为每周三次。
几年来,我边治疗边工作,与同志们跑遍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数十家行业协会,拜访上百位爱心人士,四处“化缘”,资助贫困学生376名、改造危房535户、开发“村级扶贫专岗”156个、募集善款20万元,帮助数百个贫困家庭解决了就医、就业、就学、住房等急事、难事、烦心事。当贫困群众眼含热泪,握着我的手说感谢党委政府的时候,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二、不用扬鞭自我加压
临邑是传统农业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弱、增收途径少。为破解这些难题,我与扶贫办的同志跑遍了68个贫困村,召开专题座谈会15次,查资料、跑院所、访专家,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两库三审”项目评审制度,“唤醒村域沉睡土地资源”,通过“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进会、入社、上链,实现了利益联结,让村内的产业“兴”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目前,全县整理、利用闲散土地、坑塘等沉睡资源7900亩,发展示范村336个,2020年沉睡资源实现收益632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途径不断拓宽,村级产业不断壮大,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了借鉴和经验。省委刘家义书记对我们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守护好每一分“救命钱”是我们的职责,宁可得罪亲戚朋友,也决不能忘初心、失公心、背民心。
三、启征新航扬帆出发
脱贫攻坚取得了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今后我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发扬劳模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一是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及时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服务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严重困难户,落实产业发展、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补助和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支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培育和壮大脱贫村优势特色产业,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奋战新征程,继续做一名乡村振兴路上的“老黄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臻 通讯员|洪伟 张圣祺
编辑|高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