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让文化软实力成乡村振兴硬支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何激荡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我市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方式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各方面、诸环节,挖掘激活乡村文化资源,走好文旅融合之路,让文化软实力成乡村振兴硬支撑。


▲乐陵通过举办枣花节等系列活动,彰显文化特色,推进文旅融合

践行文明,让乡风民风美起来

在陵城区前孙镇,有一家特殊的“银行”。里面积蓄的,是群众的“软收入”——主动帮村里打扫卫生或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积3分;评选上“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积5分;参加镇、村组织的公益宣讲活动,积2分。

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去年,前孙镇成立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但干部们推动工作时发现,很多群众钱包越来越鼓的同时,文明素质、传统美德等“软收入”并没有跟上,一有活动,群众组织不起来,服务力量整合不起来,文明实践工作沉不下去。

于是,他们创办了这家积分银行。根据村民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防汛防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方面的贡献,由包村干部和村会计评定打分,每季度核对汇总排名并公示,群众可根据积分到村委会兑换家用小电器、床上四件套、洗衣粉、洗发露等奖品,奖品由镇工会出资统一购买。

眼下,在高质量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规定动作基础上,我市广大农村正不断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新内涵。

每天早上7点、晚上7点,齐河县晏北街道谭策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村播报”广播就会准时响起。自去年8月开始,齐河县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村播报”工程,全县981个村(社区)同步播报,播报内容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为主,兼顾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美丽庭院创建等内容,60余万农村群众受益。

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地位,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乐陵市郭家街道推行“文明实践+智慧社区”新模式,用“电子印鉴系统”快速办理财务公开、低保五保等业务,智慧化信息平台同步为所有村开展在线党课、百姓宣讲、就业帮扶等。我市还积极创新“点单+送单”新模式,依托融媒手机APP,打造了集活动展示、志愿者注册、群众点单、服务送单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的志愿服务活动新形式。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实现全覆盖,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达到91%。组建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682个、设立志愿服务项目1350个,2020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万余次。

我市以培育乡风文明为抓手,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倡导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平原将全县所有村庄村规民约重新修订一遍,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齐河县祝阿镇望岱社区积极发掘社区民俗、忠孝、诚信等本土文化资源,让善行义举成为居民自觉行动。禹城市辛寨镇梁河社区,规划建设白事大院,组建“乡贤参事会”,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每年进行“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的评选。

截至目前,我市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8个、全国文明家庭1户、省级文明村镇36个、省级文明家庭17户、市级文明村6842个。全市累计建成村(社区)善行义举四德榜8126个。评选“德州好人”791人,“德州好人之星”55人。

以文化人,涵育乡村文化根脉

5月10日,记者刚走进禹城市梁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大院,就听见梁河新村梆子剧团的演员“咿咿呀呀”的梆子腔。眼下,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新剧目。去年底,梁河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了梁河新村梆子剧团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到河北、山西等地表演。梁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丁建广告诉记者,梁河新村梆子剧团的剧目都来自身边人、身边事,反映新农村新气象,歌颂新时代新生活。

眼下,通过统筹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我市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乐陵市杨安镇成立了首个镇级农民文化艺术团——“味都杨安”农民文化艺术团,成立仅仅2个月,先后吸引114名文化艺术骨干加入。依托艺术团,杨安镇大力弘扬优秀乡村文化传统,以文化引领、文明带动,形成美好家园新风尚。“村里风气变得更好了,婚丧嫁娶没有大操大办的了,经常举办的各种演出让咱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杨安镇万安居社区居民李秀路说。临邑县前杨村建设了占地1600平方米的前杨大舞台,山东省吕剧院、新疆奎屯市歌舞团、德州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持续不断。

庆云县在传承乡土文化上下足功夫,积极发掘整理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开发吴忠八极拳、东路梆子、哈哈腔等一批具有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深挖富有地域特色的文物遗产、传统手工艺、老物件等文化资源,建设镇村史馆,进行集中展示。在全县评选热心家乡建设、有威望、口碑好、有成就的“庆云乡贤”,建名造册,宣扬事迹,充分发挥乡贤的带动引领作用。

以文化人,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我市还深入实施理论惠民工程,组建全市“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团,累计开展宣讲50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2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100%。

文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崭新图景

走进5月的乐陵市朱集镇,一望无际的翠绿迎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淡雅清新的枣花香,一处处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彰显着独特的枣乡元素。

冀鲁边红色文化和“红枣文化”是朱集镇独有的“两红”文化。朱集镇依托“两红”文化,走上了一条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

朱集镇围绕发掘“红枣文化”,在保护扩建原有母子树、枣王树等古树景点的同时,建设了枣博馆、枣乡记忆展览馆,每年举办枣博会、枣花节、开杆节等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着力彰显文化特色。围绕冀鲁边红色文化,筹建、运营冀鲁边拓展训练基地,有效满足红色体验、公共服务和多方盈利的多重需求,为枣林旅游品质提升注入新活力。眼下,冀鲁边拓展训练基地已经与冀鲁边革命纪念园、枣林书院、乐陵市民兵训练基地形成“四位一体”的冀鲁边红色文化旅游格局,进一步提升枣林特色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夏津县前屯村以“千年故道、千年古树、千年古村”为定位,以打造“古桑文化村落”为载体,以党支部为引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以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成为“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古桑文化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通过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村集体年收入增长到现在的12万元,椹果的价格也从最初的两三角钱到现在的最低保护收购价1.5元,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了从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到如今村美民富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转变。

夏津县依托古桑资源,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农桑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深植文化元素,相继建设了颐寿小镇西闫庙村、蘑菇小镇南双庙村、古桑文化村落前屯村等特色村落。同时,结合当地文化传承和地缘传说,建设古桑农耕文化展示馆,重建在历史上享誉夏津的义学“杏坞书院”;依托清代夏津知县朱国祥种桑治沙的历史事迹,打造朱国祥纪念馆;与德百集团合作建设德百旅游小镇(椹仙村)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旅游元素,使景点更具特色、内容更加丰富,促进了夏津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任立松 刘振兴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