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全市城市建设智慧管理暨城市防汛现场观摩会在庆云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民,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庆云县领导李勇、李洪伟,其他县市区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与会人员到城市智慧监管平台、第二污水处理厂、紫金湖湿地公园现场观摩,并召开座谈会。
连日来,德州全市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刘长民副市长对全市防汛工作提出要求,认清严峻形势,务必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雨情,切实学习庆云、乐陵、齐河、武城等县市区治水经验,坚持科学治水,防止城市内涝发生,推动以水润城、以水活城。用好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提升城市科学治理水平。
治水展现城市管理水平。庆云城区30平方公里,14.6万常住居民,日产生污水5万吨,过去,仅1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城市水系不连通,雨水污水混流排入河道,水质影响居民生活。庆云县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推动蓝天碧水新常态,打响科学治水攻坚战,实施雨污分流、污水综合利用、碧水绕城等系列工程,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创新智慧监管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段,对扬尘、废气指数监管改善,推动城市治理向智慧化迈进。
城市美不美,关键在治水。为此,该县坚持把“守一江碧水、护一方蓝天”作为最大政治担当,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彻底根治城市水系。强化顶层设计,抢抓发展机遇,通过“PPP”模式,争取专项资金,加之项目融资解决资金难题。招标选定专业公司,制定全域施工蓝图,整体部署,分步推进。为确保施工质量,污水管道全部做闭水实验,雨水管道采用成人通过的大口径,采取“市政工作人员+项目监理+社会监督员+24小时监控”四位一体盯项目现场,各分项目设立永久性公示牌,质量终身追溯。工程历时4年,总投资9亿多元,改造雨污管网257公里,涉及沿街个体商户1万多家,如何做到的零投诉、零上访。“我们由住建、生态、水利等26个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深入门店与业户交流,印发告知明白纸,并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向群众介绍施工进度,争取群众最大理解。”庆云县住建局局长刘伟介绍说。
作为典型资源型缺水城市,庆云治水、用水举措都关系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成色。为提升污水综合利用水平,在雨污分流基础上,该县又实施碧水绕城工程,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厂1处,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6万吨,采用先进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净化后的中水通过专网输送至电厂、造纸厂等企业作为工业回用水,同时实施紫金湖湿地公园、清水河-玉水河人工湿地等6大子工程,连通水系,中水再经湿地公园“潜流+表流”净化,汇入城区水系,成为景观水系生态水流。中水还成为城市绿化、街道冲扫补充水源,实现高效利用。不仅如此,还建起了污泥处理中心,发酵的有机肥料用于园林绿化。科学系统治水后,实现污水变清泉,污泥变资源,将碧水绕城愿景变为现实蓝图。
城市治理中,庆云不仅治水有方,治理扬尘也有务实举措。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对工地扬尘、水质空气质量、渣土撒漏等生态环境治理难题实行“一网监管”,实现扬尘治理大小事“一网打尽”。施工现场全部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工地出入口、洗车台、作业区、塔吊、围挡四角等部位,配合无人机拍摄监控,实现全覆盖。平台定时将数据推送到执法人员手机上,执法人员实现全天候监管。监测系统对施工车辆自动识别,未达到清洗时间、标准的进行预警。执法人员通过远程语音喊话、智能控制喷淋设备等,确保问题发现、整改、反馈闭环管理。
“我们以信息化为抓手,数字化为关键,精细化为突破,推动精准检测全覆盖、全预防、过程全管控。”庆云县副县长李洪伟介绍说。平台囊括了住建、水利、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商务等五大部门的监管职能,通过监控数据实时融合上传、洗车平台管理、渣土漏洒报警、渣土车管理、定时喷淋、超标喷淋、远程播报、错时加油、环保大数据等12大智慧管理搭建起了完整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与预警系统。自今年3月平台运行以来,精准发现裸土覆盖不到位、车辆未冲洗、渣土掉落等问题90余个并及时整改,PM10平均浓度环比下降40个百分点,扬尘治理全部达到“12个100%”,从源头上确保了扬尘污染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通讯员|马俊良 王凡存 王洁令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