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恩碑记
□郭峰
从乾隆八年(1743)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这21年间,对庆云县百姓来说可谓悲喜尝遍,苦尽甘来。乾隆八年(1743)大旱灾,九年(1744)又是一场大旱灾,连续两年的旱灾,导致全县颗粒无收,百姓家家户户食不果腹,大批难民流离失所,纷纷四处逃难,庆云县城几成空城。时任县令金士仁不得不向朝廷申请抚恤,得赈灾米30万担,银13900两,同时从大名县调来救灾粮,这样百姓总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人庆更生”。然而,金士仁意识到,这些有限的钱粮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灾害带来的恶果,因为当救灾钱物吃完用尽,坐吃山空,百姓生活仍将难以为继,只有自己动手,积极发展生产才是“长策”。于是,金县令在扣除了能维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的钱粮后,动员百姓开始了“生产自救”,他一是带领百姓疏通了县内马颊河和上游盐山的宣惠河,引来灌溉水;二是利用赈灾款买牛种树;三是对县内各级官员发展生产的业绩进行考核。他的做法,得到了全县人民的拥护,全城百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重灾之下的庆云慢慢呈现出一片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金士仁的积极做法,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的历任县令均带领百姓不懈地发展生产,几年间,共打井1250眼,种植树木3万余棵,购牛546头,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稳定下来。所以当乾隆二十七年(1762),庆云再遇水灾时,全县得以较好的度过。
乾隆二十九年(1764),甘肃人李荫椿任县令,他认为应当让后人铭记本县的这段奋斗历史,所以就请时任直隶总督方观承写下一篇《纪恩碑记》,以期教育后来人要懂得大灾后百姓之所以能够衣食无忧,生活安定,一是靠了国家的恩赐;二要铭记,幸福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居安思危不断努力奋斗才能长久。
(原载2021年7月23日《德州日报·德周刊》4版往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