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州 | 全方位开放 德州新航向

深读 | 全方位开放 德州新航向

微信图片_20170717000821.jpg

编者按 7月8日,为期10天的德州对接东盟“百企下南洋”考察对接活动圆满结束。这是迄今为止德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事商务活动。

在东南亚3个国家期间,德州代表团受到当地政府、有关商协组织的热情接待,包括柬埔寨农林渔业部长、商业部国务秘书,菲律宾贸工部副部长、菲律宾公造公路部副部长等在内的政界人士,泰国盘谷银行、泰国安美德集团、柬华理事总会、菲律宾上好佳集团、菲律宾工商总会等在内的商企领袖们都给予大力支持。代表团拜访了泰国正大集团、安美德集团,柬埔寨加华集团,菲律宾上好佳集团等知名企业。51家德州企业与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的500多家企业展开友好、务实对接,共举办16场对接活动,其中7场大的商机对接会。坚定不移走出去,德州企业找到了商机,发现了市场,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更认清了开放引领发展的意义。

今天,本报推出深度报道,以对接东盟“百企下南洋”活动为基点,深入探究德州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意蕴。

这是一个雨季里收获的故事,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的商企领袖们,欣喜地感受到来自中国北方城市德州开放合作的诚意。满满10天行程,51家德州企业马不停蹄,共举办16场对接活动,其中7场大的商机对接会,与3个国家的500余家商企友好务实对接。这是开放的魄力,更是发展的决心。

随着7月9日“百企下南洋”代表团的凯旋,这场由德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及相关中国驻外机构组织的、迄今为止德州史上最大的外事商务活动圆满结束。然而,这种结束又是另一个开始。

解读它的意义,“里程碑”是个必不可少的词汇,但又不足以诠释所有的含义。这不是一场简单地用规模可以概括的外事活动,这是德州蓄势已久开放战略的尽情释放,这是一座拥有570万人口的发展中城市扩大开放的号角。从此,它将拉开德州全方位开放的大幕,标定德州未来的发展航向。

(一)

一手高擎国家战略,一手紧握城市需求,不得不说,德州全方位开放的机遇已然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开放,德州渴求这样的机遇已经太久。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山东被确定为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而作为山东省唯一入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一圈一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德州,从一开始就享受到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必须以开放引领德州实现新发展。”

把德州置身于对外开放的坐标系中,东盟就像是一个基点,由此辐射出一张面向全球的大网。构建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德州已经觉醒。

时间回溯到2016年3月,随着一阵汽笛响彻云霄,德州至青岛港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开通了。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货运铁路,如果把它的意义放到开放的大框架下解读,德州从此打通了一条连通海上丝绸之路的“快速路”,德州与东盟的距离更“近”了。

也是在这一年,德州与东盟的对话更加紧密。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相继举办,德州—东盟项目中心和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成立,德州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搭建起来。巨大的潜力被释放。2016年,全市对东盟进出口累计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4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6%,其中出口20.5亿元,增长25.8%,进口13.2亿元,增长100.2%。这个速度还在提升。今年1至5月,德州与东盟进出口总值达18.4亿元,同比增长57.9%。

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节点城市,这次“百企下南洋”活动,将成为进程中的关键注脚:这是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后,省市级最大规模的对接东盟活动;从全市200多个报名者中一再过滤筛选出的51家企业,全面涵盖了德州十大产业。

“志合者,不以山河为远”。放置于“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德州全面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节点城市,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

对接东盟变得不再神秘。之于德州,东盟近在咫尺。

IMG_2580_副本.jpg

IMG_3113_副本.jpg

IMG_2123_副本.jpg

△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方侨生、菲律宾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蔡聪妙、泰国安美德集团董事长邱威功(从上至下)等当地的商界领袖们给予德州代表团大力支持

“东盟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第一站,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增速不低,东盟国家投资环境颇为宽松,可以说,德州对接东盟的商机无限。”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以专业的视角阐释德州对接东盟的优势。“德州要想从对接东盟中脱颖而出,必须与东盟国家建立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东盟秘书处的作用,常走动,常看看,开展一系列活动。”

“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给中泰企业合作带来更多机遇,这将为两国民众带来更多实惠,也将推动中泰各领域务实合作提质升级。”中国驻泰国大使宁赋魁说。无疑,这将为德州对接东盟带来更大的机遇。

中柬天睿农业经贸合作区总裁沈沉的现身说法颇有说服力。“中柬两国互补性强,柬埔寨基础设施落后,而中国企业需要产能输出,这种差异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沈沉说,“在柬埔寨投资和发展贸易,是几十年一遇的历史性机遇。”

巨大的机遇,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开放理念和执行力。对接东盟,德州深思熟虑,精准施策,拿出一套详细的对接方案:制定一个计划,梳理德州市与东盟地区间的合作共赢点,精准抓住切入点,制定德州市对接东盟地区五年行动计划;打造一个平台,以首届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等活动为载体,创办持续性、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建立一套机制,成立德州市对接东盟领导小组,以项目为纽带促进深入合作;打造一个园区,以德州东盟国际生态城为主,在德州市打造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立一个基金,积极谋划建立对接东盟中小企业基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德州与东盟地区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从一开始,德州的开放就被赋予国家战略背景。德州开放,指向了全方位。

(二)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贸易对接,也不仅是组团对商机的捕捉。它突破了“开放就是招商”思维定势,走出去的意义在于战略合作、产能整合,由此倒逼商业模式的变革,进而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

10天的对接,让企业家们欣喜的是,收入囊中的不只是单纯的项目。随着和中泰集团的“一纸定音”,乐陵百枣纲目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艳的心一下子敞亮了,在她看来,百枣纲目的产品从此将以东盟市场为基点,辐射全球。此前,百枣纲目和泰国的贸易往来已经达到了4亿泰铢,显然,这仅仅停留在一般贸易层面,“谈不上长远稳定”。百枣纲目和中泰集团的联姻,最大的收获是除了整合销售渠道外,还有速冻、冻干、冷冻生产技术的共享。

21世纪的对外开放,早已不是“买家与卖家的易物”。德州的开放,将更注重战略的合作,资产、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的整合,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演讲_副本.jpg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会长许宁宁演讲

微信图片_20170717000840.jpg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致辞

德州从未如此地敞开胸怀,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德州与东盟,已经上升到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德州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强化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在新型食品、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坚定不移走出去。如今,东盟已经超越了欧盟,稳坐德州对外贸易伙伴的第一把“交椅”。

7月2日,柬埔寨金边,中椒英潮辣业有限公司与中柬天睿特区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携手共建面积500公顷的辣椒产业园,这将是英潮公司海外最大的种植基地。这一刻,长期受困于冬春季节辣椒供不应求的中椒英潮,等待了多年。

一边是中国江北最大辣椒全产业链模式的集团公司,一边是中国-柬埔寨首个国家级农业经贸合作项目,双方的牵手,源自产能整合的迫切需求。

此次“百企下南洋”所到的东盟3国,在现代农业、新能源、经贸、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与德州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而出访的德州企业更是涵盖了10余个重点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纺织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工程、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等。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为双方的全方位合作带来无限可能。

“菲律宾的农业需要先进的技术,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德州相比还有差距,菲律宾和德州的旅游可以彼此整合。这些方面都拥有合作的潜力。”菲律宾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蔡聪妙博士说。

“期待未来柬埔寨和德州在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型纺织、文化旅游等领域展开合作。” 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方侨生说。

产业互补,产能整合,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产业发展体系,这是走出去的意义所在,也是扩大开放的落脚点。

“德州要构建对内对外双开放格局。”一方面积极“引进来”,通过对外合作、资本运营、兼并重组,用域外的优质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支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化解过剩产能、获取先进技术,在合作中壮大力量。

从2000年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如今,保龄宝公司在东盟国家的销售额已经占据国际业务的30%,2016年对东盟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000万美元。如何挖掘更大的潜力?东盟3国之行,让公司党委书记刘宗利有了新的认知:企业必须实现“一出一进一融合”,构建发展新格局。一出,就是企业一定要走出国门,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走出去、业务走出去、模式走出去,品牌也要走出去;一进,就是面向国际,进行资源整合、技术整合、人才整合;一融,就是放眼世界,融合科技、产业、金融三要素。

刘宗利们的思索,彰显了德州企业家思想正逐步升华,“只追求卖产品,这不是走出去!”

随着国内低速电动车市场的嬗变,富路车业,这个中国最大的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也遭遇到上升的“天花板”。开拓海外市场,是董事长陆付军的一块心病,走出去,老陆选择了深耕东盟。

“东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东盟国家尤其是柬埔寨对摩托车和三轮车的需求很大,而电动汽车作为三轮车的升级版本,无疑面临广阔市场和巨大机遇。”陆付军的判断和方侨生的设想不谋而合。根据规划,未来柬埔寨将成为富路产能对接的首选地,而柬华理事总会也将带领团队到中国来,与德州的合作伙伴一道,研发适合东盟的产品。

走出去,从产品到产能,从产能到模式,从模式到品牌,这是德州开放的层次,也是德州开放的胸怀。

微信图片_20170717000837.jpg

(三)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3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这段语录,折射出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企业家的视野决定了企业的格局。

一座城市经济的开放,企业家的视野举足轻重。德州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建立“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新格局,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

微信图片_20170717000909.jpg

微信图片_20170717000905.jpg

微信图片_20170717000852.jpg

△大大小小的对接会,充满了企业家们务实对接的画面

2016年,晶华集团的空心玻璃砖在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额超过了2亿元。在一般人看来,这个数字可圈可点。3国之行带来的震撼,让晶华集团董事长田文顺卸下了“小富即安”的满足。“原来总以为已经做到极致,通过实地察看以后,我觉得这个市场还能够做得更大。”田文顺说,前置条件就是破除传统思维,更新商业模式,和当地名企深度结合。

“找到德州和东盟的需求痛点,将两种痛点结合起来。”这是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占明的考察体会。此前,宏祥对于东盟客户的了解,只是来自网上碎片式的联系,直到走出国门才发现,整个东盟的需求和国内完全不同,“沿用国内的观念跟他们对接,要想做大,不可行!”崔占明坦言,他彻底认识到了走出去的意义,“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一定是观念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更新。”

如果说企业家的视野决定企业的格局,那么,一座城市的格局则标定这座城市的航向。打破保守思想和小成即满的观念,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抓好发展,这同时考验着政府的决策。

而决策者已经开始主动求变。“未来,德州将从政府主导转向政策引导、从政策优惠转向环境优化、从招商引资转向产能合作,帮助企业寻求合作机会、鼓舞企业家士气、提振发展信心。”

以此为方向,未来德州将打造一支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产业发展体系;构建开放的社会环境。支撑这个目标,德州将着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方位开放,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德州中小企业已经突破了6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市的85%,就业占全市的98%。中小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

“这次出访充分展示了德州,宣传了德州企业,使3个国家对我市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经商环境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我们还考察了泰国、柬埔寨和菲律宾的产业结构及投资贸易政策,发现双方存在非常大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在产能合作方面存在巨大商机和合作机会,使德州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去、开拓东盟市场,大大提振了信心,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市中小企业局局长赵小广认为。

走出去,是思想的高度;走出去,是企业的方向;走出去,是城市的航向。走出去的广度决定这座城市的开放程度。


记者 朱代军 通讯员 宋曼曼

(作者: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