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强农业根基 稳经济底盘

“德州味”品牌发布,“吨半粮”论证会在京召开,夏粮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揭牌......今年以来,我市农业继续呈现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好势头。

农业稳,经济底盘就稳。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主抓手,让农业大市强起来,要敢扛“三面旗”,争当“先行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困难挑战,要坚持目标导向、优势导向、问题导向,围绕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大旗的要求,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路径,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发力“吨半粮” 保障绿色增产

9月4日,《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论证专家委员会,一致通过“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德州方案”。

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是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根据方案,今年秋种开始,我市启动“吨半粮”产能建设,力争利用5年时间,实现全市100万亩核心区平均单产1500公斤以上。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市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从亩产吨粮提升到亩产吨半粮,我市有足够的信心、底气和把握。早在2011年,粮食高产创建“德州模式”就在全国推广。

面对资源约束日趋加紧的实际,“粮食安全”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创建“吨半粮”,要抓好种子和耕地两大要素。挖掘粮食产业新潜力、培育新增长点,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稳固耕地基本盘。当前,我市粮食高产创建的“升级版”——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正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正是抓住种子,向科技要粮;抓住耕地,向良田要粮。

目前,全市有高标准农田607.7万亩,今年共实施粮棉油绿色高质高效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2950万元。通过高标准规划,整建制推进,多技术集成,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绿色理念贯穿于粮食高质高效创建的全过程,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技术,加强关键技术推广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等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7%以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项目,不断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及肥力水平。在示范方带动下,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成为现实,粮食年产能连续6年稳定在700万吨以上。

《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方案》提出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六大工程将良田与良种、良法“实打实”地结合在一起,必将助力我市粮食稳产增产。

做强产业 打响品牌

选址、聘请专业机构做规划......目前,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扛好“食品名市”大旗,立足建设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要盯住千亿级规模目标,培育食品工业产业链。孙丰勇表示:“食品产业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由农产品资源大市向农产品加工大市转变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是打造食品名市的战略举措。”

产品量多类全、品质优良,加工产业配套完善,由农产品资源大市变身为农产品加工大市,我市有基础、有优势。我市常年粮食产量150亿斤以上、生猪存栏300万头以上、蔬菜产量650万吨左右、肉蛋奶产量150万吨以上,以金丝小枣、辣椒、桑椹为代表的特色资源丰富。与此同时,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体系配套逐步完善,粮油、果蔬、畜禽、食品等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农业产业园区由“分散”向“集约”转变趋势明显。我市打造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3个,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2个,已形成“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发展格局。

打造“食品名市”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总体看,我市有一大批品质不错的加工农产品,但很多产品有牌子,没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意识到这一问题,德州举全市之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以政府公信力背书,将优质农产品资源集聚,以整体形象搏击市场。目前,品牌运营及展销体验中心已经正式启用,授权企业达52家,产品涵盖扒鸡、小枣、功能糖、调味品等52个品类。

围绕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市级将规划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同时各县市区都要建设一个不低于3000亩的食品产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协同推进格局。

畅通要素流动 加速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扛起“城乡融合”大旗,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培育1个强镇、1个特色小镇。近年来,我市推出一系列“创新版”“加强版”改革措施,让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优化配置,加速城乡融合,破题新型城镇化。

8万亩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农民享受与养老教育等相关的8大配套服务、土地整治等资金汇聚起来建设示范区、联合企业院校发展产业......平原桃园示范区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破解了土地、人、钱、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难题。

进城农民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新型经营主体有《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集体组织成员有《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如今,武城县农民手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红本本”,这些都是城乡融合改革带来的红利。

推进城乡融合,各县市区频频亮出改革“拿手戏”,有具体改革路径,有高效落实机制,不少发端于县里的改革,在市级层面全面推开。

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点。8月18日,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揭牌,我市将与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合作,共同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提供产权交易、产权抵押登记、产权融资、资产评估、招投标等服务。建设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将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资源。

深化农村改革要激活主体。农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小农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助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我市将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三百”提升、“双千”带动工程,即重点培植100个农民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示范带动引领,力争“十四五”末,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数量达100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达1000家。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改革不止步,城乡融合发展有后劲。农业农村改革创新被列为我市县(市、区)“书记工程”。根据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1至2项需要突破、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探索,打造改革创新品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邓静 通讯员|刘业宝 陈建强
编辑|苗欣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