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播种“蒲公英” 盛开文明花

12月25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街道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十几位居民正在为即将举办的社区元旦晚会排练小合唱。“实践站环境好,设施齐全,给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方便。”新城社区居民高永芬介绍。

宋官屯街道已建成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今年以来,街道积极升级站内硬件设施、提升整体环境,围绕“讲、评、帮、乐、庆”5种形式,累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强化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效能,行政村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建尽建,实现全覆盖。在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有一个显眼的“蒲公英”标识,寓意每个站点就像“蒲公英”一样,在城乡落地生根,传播希望和爱,凝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情景体验式宣讲

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百姓心田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做的……”近日,陵城区临齐街道吴家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来自“金喇叭”百姓宣讲队的3位志愿者,用贴合群众的实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带来接地气的宣讲。随后,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自从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农历逢三逢八,周边的文艺爱好者都自发来这儿开展活动。咱百姓宣讲团的也来宣讲,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吴家店村村民侯桂英说。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效能,将其打造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丰富文化生活的百姓舞台。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讲、专业人员深入讲、鼓励群众自己讲”的宣讲体系,百姓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用方言俗语、群众语言,创作歌曲、戏曲小段讲解理论政策,用小切口、小故事呈现大主题、大道理,确保群众思想上有触动,生产生活中用得上。

截至目前,788支专业宣讲志愿小分队深入基层,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13.4万次,5.7万名青年、巾帼、“五老”志愿者、“草根名嘴”、“百姓宣讲员”开展百姓宣讲36.8万场。

供需对接

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德城区运河街道盐店口社区铁小楼小区,住着74岁的独居老人许迎春。由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她很少出门。12月21日冬至这天,盐店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将一份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老人家。“我们社区老年人较多,而且多为独居,于是组建了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帮扶孤寡、独居、患病老人。”社区党委书记王荣风介绍,目前共有队员35人,固定帮扶老人16名。

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我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增温加热”。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问需于民,打造服务品牌,利用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质效。

乐陵市市中街道以“红色微服务”进小区为切入点,联合秋实文学社,创设“红鑫向党·文润首府”志愿服务品牌,为辖区老年文艺爱好者打造文学交流场所,开设周末学习课堂,配备少儿科普馆及图书阅览室,丰富儿童周末活动内容。振兴社区与街道卫生院联合建设健康驿站,打造“红光枣城·健心家园”志愿服务品牌,志愿者包楼包户,建立联系卡,每周定期在小区开展免费体检,为居民健康把脉问诊。

破解难题

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

“如今有了共享晾衣架,小区里再也没人私自拉绳晾晒衣物了。”提到小区的变化,德州市农业局宿舍居民范业坤不住称赞。这一做法是小区所在社区党委书记孙国云在共享聊天室学来的。

今年以来,德城区新湖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探索打造共享聊天室,邀请居民、志愿者代表、社区书记等面对面交流沟通,共商共治,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疑难杂症”。

私自拉绳晾晒衣物,是多数老旧小区的通病,极大影响环境秩序。首先想到解决方法的是胜利社区党委书记卞金钟。他在多次上门征求意见后,联合结对帮扶单位,在小区内设置可移动共享晾衣架,从源头解决了问题。在聊天的过程中,孙国云将这一方法牢牢记在心里,目前共享晾衣架在包括市农业局宿舍在内的多个小区陆续普及起来。

社区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近年来,我们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提高办事效率,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群众参与率、满意率。”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一科科长李立鹏介绍。

对于辖区内的“三无小区”,德城区广川街道长乐社区通过召开庭院议事会,逐步指导成立业委会,协商引入物业服务企业,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及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共商”联席会议平台,为小区的规范有序管理打下基础。“以前的小区卫生非常差,基础设施无人维护,现在不但环境整洁干净,私搭乱建、乱堆杂物等问题明显减少了。”宏力小区居民王森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马乐 编辑 | 尹晓燕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