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治骨理筋”有绝活 | ——记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德州市中医院骨伤科

骨骼支撑我们身体,骨头受伤受损,轻则行动不便影响生活,重则造成残疾饱受折磨。

德州市中医院骨伤科立足中医药传统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为众多骨病患者解除病痛,以专科专治、传承发展的特色走出一条骨科诊疗品牌的创建之路。

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公示2021年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名单,我市17个专科入选,市中医院骨伤科名列其中。

王禹增(右二)带领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传承人查房。王琰 摄

中西融会贯通 铸就名科风骨

市中医院骨伤科坚持中西医“两条腿”走路,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收到了良好效果。

“没想到手术效果这么好,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这么快就出院了!”上月下旬入院,一周后,王森(化名)扶着66岁的母亲在新年第一天走出了市中医院骨伤科病房。原来,患者之前在家中摔倒后感觉腰部疼痛,休息两天后症状并未减轻,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胸椎压缩性骨折。“老年人骨折危险性更高,身体机能下降和心理负担过大极易引发基础病的发作,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治疗。”骨伤一科主任王春桢根据诊断情况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在骨头裂缝处注入“骨水泥”进行修复,“骨水泥”凝固后代替骨头给脊柱提供支撑,快速减轻患者痛苦,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根据患者体质,医生开具了中药调理身体,患者顺利康复。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医骨疗伤是科室的治疗理念。术前通过中药调理,让患者达到手术条件;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用中药调理方剂加快康复进程,中西医结合治骨病已成为骨伤科的“拿手好戏”。

经过多年发展,骨伤科的诊疗日趋规范化、系统化,遵循动静结合,内外兼治,运用中医传统手法整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及手术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脱位,配合中医治疗各种疑难骨折、骨折迟缓愈合和骨折后遗症,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岐黄薪火相传 国粹生生不息

岐黄薪火代代相传,本草芬芳千年不散。中医事业要进步,重点在于后继人才的培养和中医的传承。2018年,作为省名中医专家及学科带头人的王禹增成立了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中医人才。

传承需要形式,创新难能可贵。传承工作室带头人王禹增特别喜欢“突击检查”,“这个方子为什么这么开?还有更好的补充吗?”一连几个问题让一起查房的“徒弟”们感到很紧张。骨伤一科的年轻医生李化明深有感触,“经常被点名已经习惯了,老师就喜欢随时随地考业务,刚开始很紧张,就经常私下里‘补习’,确实让我们进步很快。”

传承工作室里,不仅有骨伤科的年轻医生和外地求学而来的徒弟,还有其他科室的医生来学习,脑病科主治医师徐宝庭就是其中一员。“通过老师指导,我连续三年获得专题学术成果省级荣誉,在临床诊疗方面的提升显而易见。”徐宝庭对学术精于钻研,对传承中医发展更是有很强的责任感。

去年5月1日,德州市“医保惠民五个鼓励”行动正式实施,鼓励我市医疗机构做强专科、加强对外合作、支持中医,作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专科,骨伤科报销比例上浮8%,医保惠民政策的出台成为了“助推器”,在缓解“看病贵”问题的同时,也助力了骨伤科的发展。

擦亮专科品牌 赋能中医振兴

“中医骨伤科和西医骨科,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大不相同。”王禹增说,中医治疗不是单纯地看“骨头”,而是看整体,考虑局部损伤后骨的支架力量缺失,导致其他软组织受损。因此,中医手法治疗骨伤,不仅是治骨,更会关注“筋和血脉”。

运动系统的病症也在骨伤科诊疗范围之内,例如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骨伤科坚持“能简单的不复杂、能中医的不开刀”治疗理念,以骨伤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主攻方向,解除患者病痛。

骨伤科作为德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肩负着区域骨伤专业的发展重任。王禹增每天都要在手机上为基层医院的医生答疑解惑。此外,骨伤科每年都组织学术会议、培训等十余次,提升德州骨伤领域的整体诊疗水平。

大医精诚,悬壶济世。“我们将坚持‘名科+名医’的发展策略,发扬中医药特色专长和绝技,在打造区域中医治骨高地上砥砺前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擦亮中医治骨金字招牌。”王禹增如是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通讯员|刘校锋 陈锟

编辑|唐志梅

审核|王育恒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