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资料照)。 记者 刘振兴 摄
日前,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在全市机关评选了100名青年学习标兵,这是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提高机关青年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新尝试。近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精心准备,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高质量完成、自选动作精彩纷呈,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走访群众24.4万户、59.1万人,解决问题2.6万个,为群众办实事5.8万件,出台各类政策举措4258个,实施民生项目2127个,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探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各级出台办实事制度298项,筑牢了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基础。
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思想基础,
党史学习教育学深学透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李士新表示。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市委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载体,科学谋划布局,精心部署落实。
我市成立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为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立标准、定准调子。成立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相关部门抽调得力工作人员集中统一办公。抽调干部组成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开展多轮次巡回指导。
市级领导同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始终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讲好专题党课、开展学习研讨。全市先后举办3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3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读书班、3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培训县处级以上干部5400余人次,以“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
有关部门及时向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推送最新政治理论读物,配齐各级党员干部学习材料,发挥新华书店主渠道作用,做好学习材料征订工作,注重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必学教材党员覆盖率达102%,列全省第一。
理论学习全员覆盖。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列入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计划,通过收听收看中央和省委宣讲团报告会、召开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会议、各类机关讲堂、主题党日活动、“我来读原著”诵读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研讨。围绕党史知识、党内法规条例等机关党员应知应会知识进行出题,每月主题党日组织机关党员在“德州机关建设”公众号开展测试。推进全市机关单位参加全省党史知识竞赛,对各单位参加测试和竞赛情况进行通报,推进以考促学制度化、常态化,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结合实际学深学透。开展“扬优势、找差距、抓机遇、开新局”大讨论,面向德州具体实践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出“十问”。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以大讨论促进思想大解放,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市属媒体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栏,由全市各部门单位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撰写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文章,激发苦干实干开新局的昂扬斗志,答好高质量发展答卷。经过深入学习研讨,全市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进一步深刻,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挖掘红色资源,创新形式载体,
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规定动作落实到位,自选动作丰富多彩。这是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对我市工作的总体评价。我市探索创新学习宣传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覆盖、精准覆盖、有效覆盖。
市级党员领导同志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分别到所在支部、基层联系点、党校、高校等单位讲党课作宣讲80余场次。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5万场次,专家学者和先模榜样讲党课1200余次,参与党员达50万余人次。县市区780余支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以“群众点单”方式开展宣讲,覆盖线上线下基层群众逾百万人。
面向重点群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面向农村党员,举行全市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一训四教”集训,县市区依托“巡回党校”启动农村党员大轮训。发挥市、县两级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作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面向“两新”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个一”行动。面向离退休党员,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开展“银领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和老干部志愿服务相结合,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银发力量”。面对青少年群体,推出“青少年线上学党史”直播活动,举办“全市同上一堂党史课”活动,开展“新时代·青年说”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血脉。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我心中的英模人物”主题演讲活动、党史宣讲主题情景剧展演活动,吸引近万名党员干部踊跃参与,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举办“永远跟党走”德州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比赛,39支合唱队倾情放歌,唱出机关党员干部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拍摄制作地方党史系列记录影片《红色德州》,组织编纂《山东红色基因图谱·德州卷》《见证难以忘怀的历史——报纸上的红色德州》《中国共产党德州历史大事记(1921—2021)》等一批党史题材主题出版物。
挖掘红色资源,创新形式载体。2021年5月9日,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宁津县委宣传部主办,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历史文化展在市博物馆展出,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反映出革命先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历史,引得人们驻足思考。我市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打造3条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示范带、32处精品现场教学点,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现场,组织全市1940个基层党组织27000多名党员分批次走进教学基地接受教育。对全市13个县市区60余处涉党史类展陈展览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强展陈专业性和规范化建设。
为群众办好实事,开创发展新局,
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自2021年开始,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我市中心城区实行城市公交全员全域免费乘坐。实行中心城区分时段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是我市公共交通历史上的第一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分享公共交通发展红利的生动实践,也是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具体行动。
大力弘扬实干担当精神。锤炼思想作风。全市树立创先争优、敢为人先、效率效能、务实落实、敢于斗争“五种观念”,破除自我矮化、惯性依赖、顺其自然、消极应付、好人主义“五种心态”,鼓足精气神,全力“拼抢争”。坚持实干兴业,树立“一切工作重在落实”鲜明导向,既明确什么不能干、禁止干,又明确什么必须干、全力干,一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激励干事创业。
学史力行,吹响发展号角。我市以深化战略融入借势借力,推进“北接南融、西联东达”;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全力打造中国食品名市、体育健康名城、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以“差异化”“倒虹吸”聚气聚力,高标准规划建设省级新区——德州天衢新区;以生态建设固根固本,优化水生态,做好“绿”文章;坚定不移壮大工业实体经济,把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作为排头产业,集中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企业;抢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平台赋能、科技金融“四个新赛道”,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搭建群众建言献策平台。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问”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760余个,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办结满意率达90%以上。有关部门指导《问政德州》栏目办出特色水平,主动设置议题,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物业管理”“农业灌溉用电价格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等民生工作开展专题问政。截至目前,共播出《问政德州》栏目23期,推动解决问题80余个。播出《承诺热线》栏目167期,推动解决问题750余个。开展民生难题大排查,各级党员干部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问题清单”变成干部“履职清单”。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具体问题紧密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苦干实干、破圈出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群众身边的小事琐事,是各级领导干部牵挂在心的大事要事。市级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领办列入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的“硬骨头”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研究制定两批94项实事清单向社会公开发布,并实施挂图作战,推进项目快速实施,全部按期完成。推行城市公交免费乘坐的暖心举措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大救助”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刊发,是全省分量最重的典型案例之一。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德林 郑东岩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