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部署谋划高远、思路高清、措施高准。市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对接京津冀、融入济南城市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体现新作为、新担当,在争取资金、项目、政策、试点、位次上作表率,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发改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区域融合发展广度和深度,推进实施“北接南融、西联东达”战略。推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集中活动向常态长效转变,加强涉及京津冀跨省通办事项的对接合作,全力打造山东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开放门户。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实施黄河名城名镇复兴行动、协同打造济南—德州—聊城百里黄河生态长廊等重大事项方面聚力攻坚,组建黄河流域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动态管理储备库”,全力推进总投资799亿元的60个重点项目。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以齐河列入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契机,联合禹城和临邑,谋划打造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联动区,推动济南商河—德州乐陵和临邑—滨州惠民跨市域毗邻县一体化发展。高标准推进天衢新区建设,强化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启动智慧新区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东部医疗中心、高铁博览城、德州职教城、有研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起步区建设尽快起势。
持续“挂图作战”,服务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落实“四个一批”,“以项目论英雄、靠实绩排座次”,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围绕“十强产业”“三三倍增”“七网”建设等领域,继续谋划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优先保障省市重点项目。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印发的项目清单任务,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具体抓,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半年观摩,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超额完成清单任务。筹备好春节后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提供强力支撑。
建立倒逼机制,推动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以更实举措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扩大新能源发展德州特色优势,全力创建“新能源之都”品牌。编制我市碳达峰方案,建立碳排放达峰倒逼机制。做好煤炭消费压减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能耗“双控”目标及煤炭消费量控制目标。研究新能源产业“倍增”计划,推动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力争到2022年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700万千瓦,年实现绿色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全面推广“集中汇流”德州经验。稳步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中俄东线山东段天然气管道项目如期建成投产,推进“四纵四横”市域天然气管网工程、齐河县焦庙储气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气源保障能力。试点燃气发电等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天然气清洁能源替代,推广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模式。推动与山东港口集团共建天然气大宗商品综合交易中心落地。
谋划“出圈”亮点,坚持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将工作重心逐步由后台基础建设向前台便民惠企应用转移,倾力打造全国诚信文化高地。拓宽推广军粮供应“德州模式”,协调扩大供应任务和范围,争取举办全省2022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暨高新技术转化应用对接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要求,研究制定全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扎实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齐河县打造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亮点。深入开展城市更新,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做好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推动德州物流业向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方向创新发展,打造济德协同且辐射周边城市的区域物流中心,持续降本增效。贯彻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和惠企利民政策,科学推进水、电、气、暖等资源和民生价格调整改革。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守住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底线。
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明示范、业绩优良,带头践行“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全力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秦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