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 | 夏津知县方学成:治理运河 兴漕富民

初春他带领民夫下运河捞沙培堤,夏秋督率乡民昼夜防止决口,清雍正朝官评价他“留心河务,修守得宜”——

夏津知县方学成:治理运河  兴漕富民

□张明福

清中期夏津知县方学成,在长期与运河打交道中与运河结下了深厚感情,成为治理运河卓有成效的知县。

方学成(1723—1795),字武工,号松台,室名有学古斋、松华馆等称,旌德县华坦人。

康熙年间的运河夏津段

留心河务,修守得宜,民众“岁时丰稔,日有起色”

清雍正八年(1730)冬,方学成以代理知县的身份到任夏津,立即召集僚属“周谘利弊”,下决心清查革除“积弊宿累”,立志在夏津作出一番事业来。当时的大运河夏津段因受北方气候的影响,春天河道少水部分河段甚至干涸,秋天“河水盈槽”并时常漫溢甚至决口淹没农田。作为一县之父母官,每年的初春他都会带领民夫下到冰冷的河水里清理淤积物,甚至发明了类似挖粪勺的捞沙专用工具。每至夏秋汛期,他都是“亲躬河干,督率乡民,昼夜防护,风雨凌暴,淋漓被体弗惜”。五年之后的雍正十三年(1735),吏部对方学成的考核评语是:“公,才品端方,办事勤敏,审理词讼一秉至公。征收钱粮,从无差扰。且留心河务,修守得宜。”次年即乾隆元年(1736),被正式授任夏津知县。

方学成自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七年(1742),在夏津县当了12年知县,他与日夜厮守的京杭大运河结下了难分难解的情缘。他不但掌握了运河夏津段的各个季节的特点,还利用闲暇时间专门到武城、德州、沧州、天津等地考察南运河下游河道状况,到临清、聊城、张秋、南旺、济南等地考察会通河的河水状况,也几次到山西、河南境内考察漳河、卫河以及沁河河道的实际走向和河水枯涨规律,广泛搜集和阅读有关治黄治运的水利书籍,从中探索治理运河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保证了任期内所管运河段的漕运畅通,沿河群众不再遭受运河决堤之灾。

经过方学成的惨淡经营,加上劳动人民的努力,夏津这个既“疲”又“瘠”的“弹丸之地”,居然“岁时丰稔,日有起色”了。

感受民众疾苦,治河心得写成四首叙事长诗

方学成立足夏津运河的实际,将治河当成报效国家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农忙时节,他的足迹遍布于老百姓的田间地头,体察农民的疾苦,感受丰收的喜悦。农隙之时,他带领大家对运河大堤增高培厚,对运河河道挑浚清沙。他在亲近大运河的实践中,对运河的日常管理如筑堤、防险、催运、捞浅等工作精熟于心,写出七百多字的《筑堤》《防险》《催运》《捞浅》长诗四首。其中,《筑堤》与《催运》是两首五言长诗,而《防险》与《捞浅》则是七言格律。

为避开农时,筑堤一般选择在每年天寒地冻的早春时节。《筑堤》诗曰:“登登二月初,畚锸竞响应。繄余向河干,往来督里正。尔惟劳逸均,工力分远近。田庐急修防,勿误桃花汛。”告诫人们快快施工,大批农田还等着大家回去播种呢。

防险是应对突如其来的险情。他的《防险》诗描写了命悬一线的抢险过程,歌颂了夏津人民众志成城战胜洪水的可贵精神:“邑西一河仅衣带,挹注众水如罂罍……淫雨伏潦没瓜蔓,或更瓠子秋风催。一夜奔涛高百尺,巫峡惊出灔滪堆。两厓仅露堤一线,寸土几敢敌崔嵬。此时田庐在釜底,川壅而溃能无骇?河干亲驻力保护,督率夫役防沉灾。往来上下四十里,左右薄徼相追陪。能宣分洮障大泽,愿祭金天祠台骀。列国有凶古为吊,一身岂惜风雨摧。所赖成城凭众志,如将万弩射潮回。”

催运,全称为催促漕运,即催促漕运粮船按规定时间抵达目的地。他的《催运》诗写出了催运的艰难过程:“予职属下河,催趱敢云慢。连艘麟次来,衔尾看鱼贯。军民有经制,漕卒每性悍。近苦短纤多,往往为民患。六博散河壖,狗盗及两岸。一言相斗争,不顾体糜烂。是愿稽察严,毋使因循惯。重运速抵通,回空勿停顿。既早供天庾,亦足安里闬”。

捞浅,又称挖浅,指及时去除河道内淤积并妨碍船只通行的泥沙,分为一年一度的挖浅和漕运期间临时安排的挖浅。一年一度的挖浅,是每年的早春与培堤同时进行的挖浅。临时性的挖浅,是指春天或初夏的漕运期间,大量船只聚集在河内,因河水稀少而无法前行,不得不进行的临时挖浅。他的《捞浅》诗将临时挖浅描写的活灵活现:“……十旬不雨河水缩,粮艘逗留愁漕军。一船不开众船阁,前帮不动后帮泊。重运北行有定程,轻赍旧亦设盘剥。旗丁起米不起货,商船远避怕官捉。汛分文武共趱催,欲进不进相错愕。顾予太息重傍偟,病源止为漳水浊。一石水馀五斗沙,水缓沙停淤即作。刚过前船又后浅,定用人力多爬削。下令就近募民夫,三五百名力齐著。横使钩锄竖用锨,带水连沙舀铁杓。更令刮板刷与冲,一板十人互推却。还从水底下排桩,逼流径欲将船托。”

为明代河臣潘季驯鸣不公,奏议为其追加谥号

方学成在管治河道中深刻体会到治河的艰苦,这使他联想到明代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河道总督潘季驯,其在一次次治理河道中屡立奇功,几乎满朝文武对待运河决口上全仗着他一人,因政治上被认定为是张居正的党人,死后始终没有得到该有的谥号。谥号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通常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明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死后均赠封谥号。方学成在深感治河的艰难与辛苦同时,对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驯死后无谥号的遭遇感到不公,特撰成《拟请申易名之典追谥河臣以嘉前功而著后效事议》,希望道台和抚台能够层层转交到皇帝面前。他说,潘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椿埽,综理纤悉。官至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后迁南京兵部尚书,又改刑部尚书,不仅功劳卓著,而且是一品大员,死后理应得到谥号。但由于潘季驯曾上疏为张居正八十多岁母亲乞恩“不能收监”,并说过‘治居正狱太急,家属毙狱者十数人’等语,而不赠封谥号是不应该的。他还引用大学士于慎行针对张居正倒台后众人踩脚的现象,即“江陵殚精毕智,勤劳于国家,与其阴祸深机结怨,于上下未易更仆数也。当其柄政之时,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至于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举其功。皆非情实之当。”据此,方学成陈述道:“卑职待罪夏邑,属在临河已十有余载。每于农隙之时,防险之际增高培厚,挑浚刷沙,辄思前潘尚书之功为不可易,故忘其僭越为之陈。”

方学成虽为潘季驯奔走呼号,终因人微言轻,没能打动朝廷。

著《沁水难引入运河议》 ,力阻“引沁入卫”

京杭运河山东段经常是春天少雨河道水浅,曾有人在引漳入卫的同时提出将沁水也引入卫河的主张,方学成经过实地调研后认为“引沁入卫”不可取,著《沁水难引入运河议》。其大意是沁水一般是六月以后发水,那时漕运已接近完成,汛期也已开始,漳卫两河的水就使得河道经常决口,如果再加上沁水进入运河,运河两岸的人们就永无宁日了。

他在《沁水难引入运河议》中说:伏查卑县境内运河一道,西南正当卫水下流。其上游的漳、沁二水俱在太行山以西,而沁又在漳之西南……(清漳、浊漳)俱东汇于河南之临漳,径达直隶大名之北入卫河,而归于运道。沁水则出于山西沁源,南通河南怀庆、武陟,以达黄河。自汉时已然。虽前明沁水涨发,曾由修武、获嘉至新乡县北冲入卫河,倒漾于临清州闸。以形势论之,窃以漳顺而沁逆,且漳水河岸与卫河宽阔相等,每年伏秋水汛漳卫并涨,直、东两省滨河田庐尚虞漫溢,于是有德州哨马营建滚水石坝,通老黄河以为尾闾之泄。然春夏水足济运,窃为利害犹复相伴。至沁水则发源高峻,地倾流急,河身宽增数倍,水势浩大。查从前冲决获新入卫之时,附近城郭田舍俱被渰没。又水带泥沙,临清砖、板二闸皆淤。且每岁发水,常在六月以后。此时粮艘重运业已过德,不能济运,徒足病民,窃为此直有害而无利。况自前任河宪引漳入运以来,漳河迤东所由肥乡、曲周、邱县、清河等处以北入海故道,皆已湮塞,尽成民间膏壤。窃以遥遥千里有余里之远,岂易疏通?此又漳水之难仍以归漳也。漳既难以归漳,则卑县运河一线,既东受汶、沂诸泉,又西受漳卫诸水,其不能更受沁水之泛滥也!

(原载于2022年1月21日《德州日报·德周刊》4版往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