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刘强李猛田卫东朱开国发言

1月23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强,副省长李猛;市委书记田卫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开国;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勇、张志华,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向红;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委员、省委专职副主委郭永军;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刘冠凤;省纪委委员、省委第十巡视组组长单传海,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郭晓东;市领导韩建亭、祁小青、赵学坤、钟玲等参加审议。

刘强说,报告总结了八个方面成绩,实事求是、准确客观,全面反映了我们结合山东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成效;梳理了六个方面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具体行动;分析了山东发展的九大优势,提出了今年十项重点工作,是对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各级各部门要认清今年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等形势,既要在报告中找定位、找机遇、找方法,又要把问题分析透。要深刻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守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污染防治、信访维稳等底线,时时处处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拉高工作标杆,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德州市要加快省级新区建设,精心研究制定相关规划,举全市之力推动破题起势。要用足用好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好整体仗、系统仗。

李猛说,要按照报告要求,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坚定不移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早发力,工作早部署,强化项目前期谋划储备,加大投资力度,掀起建设高潮,确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要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突出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要坚定不移推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策包”落地落实,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守好安全底线,维护和谐稳定。

田卫东说,我们将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建立常态化对接合作央企省企机制,打造央企强企总部基地,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清单化落实“十大行动”,狠抓消费扩容和政策落地。扭住重点工作求突破。强力推动九大排头产业“三三倍增”,打造中国食品名市、中国体育名城、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挂图作战推进大运河保护利用等250个省市重点项目,力争全年投资过千亿。打好“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开场战,加快推进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德州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在市直部门设立“群众工作科”“群众工作专岗”,建设“12345+信访窗口+社会治理+作风管理”社会稳定动态感知平台。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朱开国说,我们将对照报告找机遇、找任务、找标杆、找差距、找方法。把重大战略机遇落在重点项目上,把今年作为“重点项目攻坚年”,突出抓好35个省重大项目、93个省重点项目、122个市重点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过千亿元。把未来发展潜力落在优势产业上,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三三倍增”行动计划,打响中国食品名市、中国体育名城、中国新能源之都三个城市品牌。把争先进位动力落在发展环境上,抓民生聚民力,办好民生实事,凝聚群众力量。抓底线保基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坚决守好“一排底线”,确保安全发展。抓服务聚合力,倾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法治、有为政府。

滕海强、常怀春、杜海霞、王大山、程吉东、张虹华等6名代表也作了发言。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列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