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 陈宝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8年来,已经步入深水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月在京津冀三地调研时强调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综合分析研判德州实际,提出全面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制定了《关于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市党代会和市“两会”,都着重强调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标志着德州重整行装再出发,进入全面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转变思想,以服务视角谋划全面融入

开创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服务新视角谋篇布局、深化融入。

一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对接京津。从服务京津角度谋划融入,换位思考“京津需要什么”,在对接中要强调和展示“德州能为京津做什么”,这是深化融入的重要前提。过去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和外迁产业企业以低端为主,今后将主要向外转移教育、医疗、高端制造和服务等优质资源和产业。我市应紧盯京津需要、工作动态、政策变化,制定对接服务清单,推进靶向、点位、精准服务和招商。

二是坚持利益共享原则。由于前期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行政主导资源调配的特征比较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价格,因而京津向外转移非首都功能的积极性在下降,两地都在寻求既能转移过剩产业又能保障财税收入的两全之策。我市应深刻把握京津这一内在利益需求,坚持利益共享原则,向京津地方政府释放最大诚意,在税收分成上做出让步,以换取吸纳资源、引进企业、塑造产业生态等长远利益,“失之东隅”方能“收之桑榆”。

三是举全市之力深化融入京津冀。当前我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如同二次创业,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应全力以赴深化融入,主动与京津相关部门或区县政府对接,通过干部挂职、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友好关系和常态化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天衢新区这个省级平台的作用,把天衢新区作为京津冀产业、项目、资源承载地,力求成为京津的“飞地”,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手段,调动企业、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举全市之力全面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提高站位,重估德州区域协同发展作用

跳出德州看德州,充分利用协同政策和挖掘自身战略价值,从而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融入信心。

一是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角度看德州。《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德州建设“一区四基地”,但在落实《纲要》过程中,除了保障京津生态需要外,京津冀三方在政策上未将德州纳入。我市应以《纲要》为依据和抓手,积极与省政府、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沟通协调,从落实《纲要》角度,把德州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享受相关政策,切实支持德州“一区四基地”建设。

二是站在跨区域合作角度看德州。德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唯一交汇区,战略、区位优势突出。我市应站在京津冀鲁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先行区的角度,主动开展超前研究,提前规划布局,扛好跨区域合作大旗,探索实施京津冀鲁跨区域基础设施对接、体制机制协同。

三是站在冀鲁边界角度看德州。德州市中心城区位于冀鲁边界,相邻的吴桥、景县、故城等河北县远离石家庄、沧州等行政中心,偏居边界一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市可发挥中心城区地处省界的特殊优势,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主导建设德衡沧协作区,依托德州中心城区统筹推进冀鲁边界县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布局,辐射带动吴桥、景县、故城等冀鲁边界县的发展,打造省界跨区域合作的典型,独辟蹊径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动作为,全面深化融入体制机制创新

全面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摈弃“等靠要”的心态和路径依赖,主动作为,全力以赴。

一是深化融入领导机制创新。强化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使命,扩大其沟通协调、资源配置权限。完善考核奖惩机制。面向京津冀地区公开考选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员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一线部门。

二是深化对接融入政策创新。在融入政策上要敢于“出圈”。动员全民参与对接融入京津,充分利用50万德州人在京津的人脉优势,凡能够提供关键信息、引进产业项目、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领导干部要重用。德州未能参与京津冀三地的医药企业证照、产品质量认证、人才职称学历等跨区域互认,但德州可创新性地为京津的企业、人才、医疗资源开“绿灯”,即主动承认京津冀的证照,吸引京津冀资源便捷流入德州。

聚焦“双创”,承接京津教育和人才资源外溢

北京拥有全国1/4的国家重点院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2的两院院士,还拥有大量的科创平台、团队、人才。我市要用好京津这个“双创”资源宝库。

一是人才政策升级版要聚焦“双创”。人才固然重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资源最重要,要重点服务和引进带成果、带技术、带资金的高端人才、团队,同时在扶持政策、服务方式上学习江浙经验,敢于对人才进行“风险投资”,给予“最惠市民待遇”,全力打造京津人才的“双创”基地和乐土。

二是承接京津教育资源外溢。《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在京部分高校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有序迁出,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我市可凭借自身良好的教育基础和区位条件,与京津高校对接,采用“高校总部(京津)+校区(德州)”的共建共享模式,承接京津教育资源外迁,这样既能保留京津院校身份,又疏解了非首都功能。争取“十四五”期间吸引2至3家京津院校在德州建设分校、分院,打造京津高校在德大学城。

三是打造科创人才承接平台。依托体育器材、食品等德州优势产业吸引京津科研院所的科创人才在德州设立研发中心,建设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产中试基地;强化我市企业与这些研发科创人才的合作,鼓励我市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实验室或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从而全面提升我市企业的科创水平。

优化环境,打造服务京津研发的制造业基地

后发地区若没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都将是空谈。京津作为先发地区,优势在科创研发,后续成果转化和生产制造需要承接地,因此我市要着力打造服务京津研发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形象,构建“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德州”的区域合作关系。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用好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打造守信用、重然诺、效率高的政府和干部形象。在全市“四招四引”中推行“三办”,即依托德州驻京联络处开展“在京办”、打造网络服务平台“网上办”、落户德州实行“全程代办”。

二是聚焦承接专精特新制造业。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上走在前,就要打造“京津冀专精特新制造业基地”的地域品牌形象,既与京津冀其他地市错位竞争,又与接纳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北交所遥相呼应,要专注引进承接京津冀转移的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通过完善基础配套、建设高标准厂房,助其“拎包入住”或者在德州设立分公司。

三是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承接平台。依托天衢新区和12个开发区,与京津区县、镇街合作共建共管产业转移承接园区,把共建园区作为京津地方政府的“飞地”,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市县两级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各设立若干特色产业“园中园”“区中园”,着眼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完善特色产业链条,搜集京津冀相关产业信息,按图索骥,前往京津招商引资,如建设京津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

四是由制造业逐步向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升级。从承接京津加工制造业这个基础做起,逐步实现产业集聚,从而奠定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的产业基础必然引致京津等地科技成果在德州转化和引发初级创新,进而逆袭推进到科创研发领域,促进德州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借势京津打造一条“加工制造——产业集聚——成果转化——初级创新——科创研发”转型升级之路。(作者系德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秦超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