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进行时|德州:建特色体育名城 增城市发展动能


在泰山集团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组装出口的碳纤维运动自行车(资料图)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省体育局与我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我市建设“中国板式网球推广示范城市”,从政策、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未来,我市将集聚资源,全力推进中国板式网球运动培训基地、赛事服务基地、产品研发基地、产业聚集基地和运营中心“四基地一中心”建设。

体育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为促进体育产业全人群、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发展,我市以建设特色体育名城为抓手,以改革思维破解瓶颈短板、以创新思维激活发展动能,不断壮大体育产业规模,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德州力量”。

政策护航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4月18日,在德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项目建设现场,地上物已完成拆迁。“我们的规划设计方案已上报市规委会进行评审,预计上半年即可开工,2024年底竣工。”校长徐金月介绍。该项目被列入全市挂图作战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致力于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产业职业技能型人才培育,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而这只是我市坚持顶层设计,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缩影。

我市成立体育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由市领导任链长,统筹协调多方资源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全力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对泰山集团、迈宝赫、宝德龙等列全市前10位的龙头、链主企业逐一研究五年发展规划,围绕企业需求每月召开现场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针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实施规上体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各县市区也成立县级领导挂帅的体育产业专班,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帮助解决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融资、品牌创建等难题。通过“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凝聚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为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德州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从审批手续简化、资金人才扶持、税费减免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对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实行领导挂包制度,定期调度、重点推进。乐陵、宁津、庆云等县市区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境内投资体育产业及与体育产业紧密关联的生产、研发型工业项目(企业),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执行最低行政事业收费标准。

翻开《德州市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一带引领、三核发力、一圈覆盖”的发展思路清晰可见。“一带”即以乐陵市、宁津县、庆云县为核心,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形成相互协作、互为支撑的体育器材制造带,打造世界级体育器材制造基地;“三核”即以中心城区、乐陵市、齐河县为核心,基于市场和骨干企业基础,鼓励骨干企业向体育服务业拓展,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形成体育服务产业发力点;“一圈”即以主城区为核心,全面覆盖德城区、陵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不断辐射禹城市、平原县等周边地区,打造“体育+”产业生态,融合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营造体育生态圈。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体育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飞跃。据统计,全市现有体育产业企业1969家,规模企业27家,行业总产值400亿元。


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员工组装动感单车。 记者 王志伟 摄

科技赋能 产业发展融合提速

2022年北京冬奥会,诸多“德州元素”闪现:首辆国产雪蜡车、消毒产品、“雪飞燕”看台系统、防护面屏眼镜……“德州智造”彰显出我市体育产业的无限活力。

作为我市龙头企业,泰山集团深耕市场40多年,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精准把握着产业“风口”。

采访中,集团草坪研发部部长孙永昌向记者展示了企业最新研究成果——升级版滑雪草样品:“滑雪草主要应用于滑雪模拟机和高台滑雪,可以克服场地无雪带来的不便,保证四季都能在户外滑雪。”这一成果的背后,是16名研发人员试验上百次、攻关5个多月的不懈坚持。

具有自润滑功能高分子仿真冰板、可移动式滑雪跳台设施、碳纤维雪地自行车……科技引领下,泰山集团新产品不断涌现。“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成了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内高端科技研发平台,企业创新发展能力跻身全国行业前列。”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青峰自豪地说,“我们致力于打造千亿级企业,规划建设的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各项目正有序推进。”

随着体育全球化推进,体育科技已成为衡量城市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体育产业呈现出高科技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4月13日,在位于宁津县的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天恕通过电脑查看数字车间生产情况:“我们正在为德国客户生产有氧器械、力量器械。数字车间24小时自动化生产,实现了研发、设计、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之间数据的可视共享,运营成本降低了30%,产品不良率下降了23%,产能较普通生产车间提高了近5倍。”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市、县两级均制定了品牌创建奖励政策,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品牌。目前,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4件、国家免检产品1件,通过国体认证的体育企业6家,通过国际奥委会及其他专项专业认证的竞技体育器材120多种,全市体育器材生产企业拥有专利200多项。

基地引领 优势资源加快集聚

202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千亿级体育企业、万亿级体育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体育产业迎来重大机遇期。我市拥有4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4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单位),产业基础较好,但存在总体规模小、产业融合度不高、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如何补齐短板弱项,突破发展瓶颈?我市精准定位、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发挥基地最大效能,打造集高科技竞技器材、商用健身器材和全民健身路径为一身的德州体育装备制造“航母”:

以乐陵市为中心,打造全球竞赛体育器材供应基地。以宁津县为中心,打造全国商用健身器材产业基地。以庆云县崔口镇为中心,打造全国体育健身路径生产基地。

三个基地功能各具特色,宁津县是“产能担当”,乐陵市是“品牌担当”,庆云县是“创新担当”。独自美丽不如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远胜单兵作战。基于此,我市成立“宁乐庆体育产业联盟”,整合三地资源,聚力打造“平台+生态、产业+配套、技术+赋能”的良好体育产业生态。三县市坚持政策互认、平台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共育,设施互联、配套共担,不断放大项目、人才和技术落地发展的区域优势和集群优势。

“协同联动是实现基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剂‘良药’,从竞争到竞合再到融合,能够形成宁乐庆‘虹吸效应’,打造体育产业聚集高地,打响城市群品牌。”市政协副主席、市教体局党组书记隋力介绍。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技术员在调试智能体测一体机。 记者 王志伟 通讯员 贾鹏 摄

全民参与 激发城市体育活力

4月18日,在德城区天衢街道绿景家园小区,全市首个“室外智能健身房”投入使用,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体验。项目占地400余平方米,共有腿部屈伸双功能训练、高位推举双功能训练等10余个健身项目,能满足居民全方位运动健身需求。除单纯运动外,居民还可以开启智能竞赛模式,在对战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很不错,首次使用扫一扫二维码,以后就能通过人脸识别‘打卡’所有设施了。”62岁的居民周景州对“智能竞赛车”项目赞不绝口。

打造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需要全民参与。我市依托体育产业基础优势,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重点,不断加快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城乡社区健身中心、足球场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更便利、更科学、更智能的多元化运动健身服务,形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展会推介。2021年5月,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我市64家体育产业企业参展,组成山东省最大参展团。乐陵、宁津、庆云三县市协同联动,借势举行了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15个项目,签约金额68亿元。

为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竞争力,拓展城市品牌影响力,我市积极承接举办区域性、国家级赛事,以赛兴城、以赛促产。连续举办四届体育产业交流大会,创新“论坛、展会、赛事”三合一模式,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成功举办中国·德州“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赛、全国篮球明星赛、京津冀鲁龙舟邀请赛等一系列国内重大商业体育赛事。每年5至11月期间,基本实现“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多项赛事的举办,集聚了城市人气,拉动了产业消费。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唐晓颖  通讯员 | 李禄超 刘鹏 编辑 | 秦超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