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探索乡村发展道路述评(上):改革,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家里还有10亩地,都已经流转出去了,每年能收入9800元。”武城县鲁权屯镇石庄村的石延森,是该镇中威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共享工厂”的一名喷涂工,月收入能达到5100元。像他这样从农民身份转变过来的产业工人,目前鲁权屯镇有3万多人。

农村要发展,农民必须先富裕。特别是在经济总量不大的县市区,如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靠改革创新攻坚,靠实干作风推进。

自2016年起,武城县抓住接连承担3个国家、省级改革试点的机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农业农村改革、产业发展、就地城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石延森的身份转变,是这些探索的一个缩影。

打通资源流通渠道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全县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5000余本;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证》241本、涉及流转土地5.6万亩;完成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608笔,贷款总额达11.08亿元——几个最新数字,是武城“撬动”农村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点”。

乡村发展,先要解决生产要素不足、流通不畅的问题。只有打通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让劳动力、土地、资本、人才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循环,乡村发展才有活力和动力。

近两年,武城县先后承担了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省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等多项国家、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在“三农”工作上获得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机遇。围绕用好这些机遇,当地从理论中找根据,从政策中找办法,把政策变成证书,把文件变成动作。

从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入手,该县为进城农民办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明确持有人原有村集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保持不变,以及拥有这“三权”的合法继承权。同时,全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来去自由”的户籍迁移机制,开辟农民进城落户“绿色通道”,给广大农民走出乡村吃了一颗“定心丸”。

农民带权益进城,空出来的耕地怎么处置?当地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为规范流转后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成为可能。为化解银行机构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担忧,武城又在全国率先实行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项目池”承接机制,一旦抵押贷款出现坏账,经营权可由入“池”企业承接,这一办法降低银行放贷风险,也引起了社会资本的广泛关注,资本下乡的“闸门”由此打开。

“土地经营权可以进行抵押贷款,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现在,武城县已流转土地25.3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45家。”3月20日,在武城县农经局新建成的农村产权管理应用系统前,县农经局局长董君介绍。随着数年发展,当地已经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大数据”共享模式,全县72.9万亩土地、8万多户农户的土地确权、流转和抵押登记等信息已经全部“上网”,过去需要7到10天完成的交易,现在2天就能完成。

农民进城,空下来的不仅有耕地,也有宅基地。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出现“人走房空”的现象,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当地在暂不适合开展社区建设的村庄实施了“秀美乡村·空心村整治”工作,建立农户宅基地置换和有偿退出机制,并对选择宅基地退出、进城镇落户居住的给予额外奖励。

深化改革,打通了瓶颈、破解了制约、补齐了短板。随着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流通,同步带动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新业态、新模式向乡村转移。“通过建设集中型乡村人才公寓8处,分散型17处,我们已经吸引农业专家人才650余人次入住。”武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卫卫告诉记者。

龙头企业延伸链条 资本带动农业转型

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武城县,依托龙头企业,大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了有机衔接。

“我们同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展开深入合作,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辣椒种植示范区,将田间地头变为企业车间,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大批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产业工人。”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英潮说。作为当地一家集辣椒研发、育种、种植、收购、加工、储藏、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椒英潮在武城县实行了“公司+基层党组织(合作组织)+产学研+农户”的模式,在武城及外地先后建立12万亩的辣椒种植基地,吸纳6000多名产业工人就业,带动8万余户农民增收。

与中椒英潮不同,位于鲁权屯镇的耀盛100兆瓦农光互补扶贫科技大棚项目带来了现代农业的新模式。除了农业板块,他们还引入20多家农业创客团队,既做实了产业扶贫,又引领了农业创新。在老城镇的昌盛日电光伏科技产业园,农民可入股、土地可流转、就近可打工,从而形成了薪金、股金、租金“三金”融汇的致富模式,入园农民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

农业龙头企业频繁发力的背后,是社会资本在发挥巨大作用。伴随社会资本的成功引入,当地探索实施了“管理归你,粮食归我”的农村土地托管制度,引导农业合作社为土地当“保姆”,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等系列服务。同时,在当地广大农村,该县以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为抓手,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45家,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优化了农业从业者结构。

在甲马营镇,由6名股东合资成立的志远粮棉种植合作社,固定资产已经发展到560余万元,这个合作社能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如今他们托管的耕地面积已达2.3万亩,前不久又同6个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下一步将再增托管面积数千亩。

“我们雇佣的农民,都能适应机械化大生产,每天的收入能达300元,是货真价实的新型农民。”志远粮棉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牛文忠表示。

三大主导产业升级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陈玉东现在是中威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共享工厂”的一名“合伙人”,一年前,他还是鲁权屯镇一家小加工作坊的“老板”。说是“老板”,其实从他到工人都是当地农民。因为环保整治,小作坊关了门,陈玉东带着自己的队伍加入中威的“共享工厂”,如今收入比以前还高。“过去自己做生意,客户不好找,欠账也不好要。如今不仅订单不愁,环评、安检都有中威负责。”陈玉东说,他的这个小生产单元,如今有6个人,他每月收入能超万元,每名技工一个月能挣到5000多元。

武城县民营经济总量不大,但带动力不小,称得上“富民经济”。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同样必须发挥好这些“富民经济”的作用。不断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对武城县的民营经济发展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在市场环境和环保形势双重压力下,当地大批小企业面临生死抉择。

生死关头,如何破局?武城县强化专业思维,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当地三大主导产业不同特点分类施策。新材料(玻璃钢)产业在关键技术、产品应用、工艺改进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实现多元化、高端化拓展。新能源空调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整合”工程,用“大而强”带动“小而精”,打造集群发展新优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施“合作发展”工程,引导企业引进一批新技术、合作一批大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放开市场“无形之手”,一方面提高服务能力、优化政务环境,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压力催生动力,在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当地各产业内部自发整合。有的大企业建立平台,吸纳产能、借势发展,小企业作为生产单元入驻平台,闯出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协同发展的“共享工厂”模式;有的以管理、市场、技术、人才、资源融合为切入点,对标龙头企业,规范“车间公司”,最终形成了以具有终端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为“旗舰”,带动车间公司共同发展的“产业舰队”。

2017年,武城县整治关停“散乱污”企业1017家,800余家小微企业实现重生,新能源空调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8%,税收同比增长35.1%。作为整治重点的鲁权屯镇实现税收2.04亿元,同比增长29%。

“企业整合后,订单多了,工人工资同步提高。目前,我们不仅解决了本地5万多人的就业问题,还消化吸收周边地区的农民工1.5万人,普通工人的工资都在三四千元左右。”鲁权屯镇党委书记纪芳强介绍,目前伴随各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企业家们更加重视对产业工人专业技术的培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掌握更专业的加工技术,逐步成长为合格的产业工人,乃至企业“合伙人”。

记者|王贺 通讯员|王玉磊 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