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科协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活动的典型经验

德州市科协以科普场馆体系建设为根基,打造“科学大讲堂进校园”新品牌,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活动,持续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学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一、加强科技场馆体系建设。根据市科协工作要求,市科技馆在2021年开放的基础上,重新布置展品,并于今年6月1日在太阳能小镇重新开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今年7月,参观人数4173人,接待团队21场,组织青少年参观15场。同时市科协为发挥科普馆作为公益性科普活动场所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自2014年开始,积极开展“校园科技馆建设”项目,截止到今年7月,市科协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部署了14所校园科技馆,已有留守儿童及中小学生70000多人次到馆参观体验。

二、开辟“科普进校园”公益科普课堂。截至7月底共开展科学大讲堂进校园活动26场次,受益达到3100人次。市科协注重在课堂中设置科学专题,通过在课堂中以设问式的讲课模式,让同学们边上课边带着问题思索,把科学原理与身边趣味性的现象有机衔接,并结合展示实物模型动手操作,提高同学们在对科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活动在“动手做”中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精益求精、奋发有为的道德品质,激发了科学兴趣点,提高了科学素质。

三、持续组织科技创新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大力营造青少年科技创新氛围,落实青少年科学教育机制,推进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培养青少年科技意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带动全社会创新文化的打造,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主题,连续14年举办德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涉及数学、生命科学、工程学等10多个学科领域,累计近1万人次青少年参加,510余件作品获得省级表彰。

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