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强省之本,动力之源,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统谋划,提出“十大创新行动”。位于鲁西平原的聊城,以数字变革提效能,要素配置创新兴产业,努力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打头阵,走在前。
眼下,正值复合种植玉米大豆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冠县烟庄街道种粮大户王华川,为购置化肥需要大笔款项,与往年跑银行走手续不同,他只在手机上发布了用款需求,50万的贷款很快就到了账。冠县烟庄街道种粮大户王华川:“当天申请,第二天他们(银行)就来人,相当于中间隔了一天吧,这个钱就给放下来了。”不光放款时间上比柜台办理节省4到6天时间,利息还比以前降低了30%多。让王华川省钱的关键,就是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冠县数字化整合当地所有的金融机构进入这张网,在王华川发布了贷款信息后,银行便开始进入了抢单模式,有了透明化的竞争,便有了更好的服务。
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培育壮大数字动能,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数字强省、智慧山东。”把数字化应用场景向乡村金融服务领域拓展,今年7月,冠县上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全县11家金融机构在一张网上亮出最好的产品竞争,开辟贷款需求自主发布功能,信息壁垒被打破,农户选择空间更大,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门槛也被拆除。聊城润昌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杜爱虎:“其它行可以和我们的客户直接面对面,原来一般的客户,(我们)保证的(利息)可能在8厘9厘,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大家一对比,我们现在可能5厘6厘(就放款)。”这个数字化惠农平台,上线不到一个月就吸引14万注册用户,为200多笔线上贷款申请,发放4000多万元资金。冠县副县长王乃峰:“特别是在金融网点比较稀少的农村地区,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让老百姓在家里,在田间地头,就能享受到很好的金融服务。”
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在聊城,1700多项行政审批服务实现证明免提交,办事效率提升超过30%;编制的《网络货运数字平台建设规范》被列为数字山东工程标准;推进生产方式数字变革,企业上云和设备上云数量,分别达到1.3万家和4.1万台。聊城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李运军:“聚力全面提升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水平,着力打造数字强市。”不仅数字领域,在要素保障和营商环境方面,创新成果也正助推产业集聚。被上游轴承产业集群配套能力吸引,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临清投产仅一个月,房车车桥出口订单就排到了四季度。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青松:“我们想在这个轴承之都做一个产业链的提升,2022年,我们整体销售目标是1.5个亿。”
但在落地之初,企业却因铸造产能的环境容量不足而无法开工。当地链长办公室了解情况后,成立专班寻找闲置产能,帮助企业配齐资源要素。聊城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推进工作组副组长王海磊:“我们重点推进了32个项目,总投资接近120亿元,同时,组织银行机构与链上企业加强对接,帮助企业融资35亿元。”
包括轴承在内,聊城梳理出20条重点产业链,市领导挂帅链长、职能部门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引导土地、资金、能耗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项目聚拢。还为企业一对一配备服务专员,实现企业开办全链条集成受理、极简审批。截至目前,企业诉求解决完成率超过93%。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聊城坚决锚定‘走在前 开新局’,立志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展现新担当,亮出新作为,我们将充分集聚创新要素,全面深化科技、产业、制度、模式创新,建设敢为人先的创新新聊城。”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