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深读| 预制菜新赛道 德州如何跑赢

“中国预制菜 以‘德’为先、以‘德’为鲜” ,7月31日,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暨“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政府搭台、企业“做菜”、智囊团助力,围绕预制菜,现场有签约、有揭牌、有研讨。对德州来说,小小“一道菜”,意义非比寻常。

什么是预制菜?预制菜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和制作,再进行科学封装。到达消费者手中后,或是开袋即食,或是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食用。有了预制菜,厨艺新手也能做出大厨口味。

德州缘何发力预制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生产、一头连着市场消费,串起了种植、加工、运输和销售,能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德州始终是京津冀鲁的‘菜篮子’,我们要端出能上全国餐桌的‘菜盘子’,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预制菜产业正当时,这不仅有舌尖上的需求,也有国家释放的政策信号。今年农业农村部发文要求,各地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精深加工,发展食品处理、中央厨房等模式。

“掘金”新市场  打造京津冀“中央厨房”

预制菜有多火?峰会上,业内专家给出答案:去年我国预制食品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近几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未来5年左右,预制食品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预制菜是新名词,但不是新产业,它是食品深加工的又一形态。受限于各种因素,预制菜产业发展仍正处于起步阶段。

与会专家坦言,目前,中国预制菜产业集中程度低,市场渗透率仅为10%至15%,相当于美日等国家的四分之一,依然是一片蓝海,即使广东、重庆等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未能形成行业绝对优势。可以说,预制菜开辟了新赛道。

以德州扒鸡为代表,德州不少预制菜企业和产品畅销国内外。此次峰会上,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德州分会、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德州中心分别揭牌。《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支持德州市人民政府开展农业贸易促进活动协议书》签订、市政府还与央企名企联合体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军预制菜,这些无疑是有力加持。

事实上,角逐预制菜赛道,德州积淀深厚。

德州菜是“鲁菜”重要代表,自古有“德州扒鸡乐陵枣,跟着帝王天下跑”之说。300多年前,德州扒鸡配料、油炸、烹制等工序,已出现预制食品制作雏形。

德州有世代传承精湛高超的制作工艺,形成了以扒、烩、炒、煮、煎、炸、卤为主要方式的烹调技法,孕育出永盛斋、又一村、益和成、福合居、鸿熙居、圣喜、崔记等“老字号”。

乐陵杨安镇号称“中国味都”,研发预制菜调料包200余种,去年销售额260亿元。买全国、卖全球模式,缔造了“无米成炊”的餐饮神话。

农产品不加工,等于一场空。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德州树立大食物观,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建设食品名市,坚定不移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倾力培植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行稳致远。

角逐预制菜赛道,德州有区位、市场等诸多优势。

德州是山东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叠加。地处环京津冀、环渤海交叉的 “白菜心”地带,周边涵盖上千亿的消费市场,拥有大量高端消费群体,这些群体为价格不敏感人群,但对质量非常敏感。与会专家表示,德州预制菜可以瞄准高端路线,以 “高品位、高品质、高标准”为卖点,打造京津冀“中央厨房”。

目前,全市有预制菜生产企业95家,去年营业收入近50亿元。以“德州味”高端预制菜为引领,我市明确要聚力抓主体、抓平台、抓机制、抓生态,未来5至8年力争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

做强深加工  变产地优势为产业优势

日前,在位于平原县王杲铺镇的德州军粮食品产业园,一个个外观大小均匀的包子穿梭于山东康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之间。15分钟内,新鲜“出炉”的包子,即从70℃快速降温冷冻至-18℃,达到保鲜要求。这里一天可生产包子、春卷等面食30吨。

该产业园隶属德州军粮供应站平原分站。园区总经理杨海宁介绍,德州军粮供应站平原分站是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员。除了面食,这里每月还可加工扒鸡60万只、五香带鱼40万袋。园区产品平时面向市场,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王杲铺镇是传统农业乡镇,园区落户于此,是看中了当地粮食、蔬菜等丰富的农业资源。项目带动区域粮、面、油、蛋、奶、菜等投资近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以上。

德州农产品类多、量大、质优。常年粮食产能150亿斤以上,蔬菜650万吨左右,肉蛋奶年产量150万吨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655.8万亩,“德州味”产品品牌105个。这里还聚集了中粮、双汇等90多家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6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食品加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34家。

变产地优势为产业优势,德州多地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团购部经理王霞介绍,扒鸡总部建起2万平方米的市民大厨房,主要做预制菜系列,包括糕点、馒头等,为消费者解决一站式餐桌问题。

国内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发面类制品双龙头企业——安井食品公司在乐陵市布局年产20万吨的预制菜项目,包括速冻肉制品、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目前正在进行生产车间等的施工。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30亿元,税收超1.5亿元。

做好产业顶层设计,德州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

实施“食品名市”战略,规划建设占地1.1万亩的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并实现净地,园区将聚焦“高”品质、“深”加工、“新”业态,围绕预制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领域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中国(德州)国际食品谷,11个县级也正加紧推动食品园区建设。

市政府出台《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工作专班,全链条、全天候服务预制菜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持。

7月14日,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一亩田集团与德州财金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邓锦宏表示,三方将围绕预制菜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打造德州预制菜产业集群。联盟还将设立“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引导母基金”,带动更多资本设立德州产业直投子基金,为预制菜产业招商、企业运营匹配更强“弹药”。

“预制”好未来  政企合力助 “德州味”持久飘香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预制菜市场格局变动迅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至5年。抓住窗口期,就是抓住了发展先机。

预制菜产业如何发展?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为德州“端出”六道预制菜。即链条预制菜、 融合预制菜、网络预制菜、绿色预制菜、抱团预制菜、品牌预制菜。

有好味道,预制菜行业才会走得更持久。参加峰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凤忠认为,味道是预制菜的灵魂。小小的味道里藏着巨大财富。他讲了“一瓶酱油”贵过“一桶石油”的故事,海天酱油市值突破5300亿,超过中国石化,超过万科+保利。

做好“德州味”,企业如何 “掌勺”?

瞄准C端——客户端、B端——商户端,我市不少企业叫响“德州味”品牌。

因在味道上做文章,老字号德州扒鸡的新产品再次 “圈粉”。去年底,公司推出藤椒味扒鸡,受到年轻人热捧,其销售迅速赶超传统口味扒鸡。公司执行总经理崔宸深有感触,“年轻人是餐饮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对口味要求多元化。作为企业,必须更加重视预制菜菜品创新,给消费者带去新体验和趣味,让他们深化对老字号的认知、认同。”

调味品是预制菜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调出好味道,全国调味品集散地——乐陵大有可为。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员、山东龙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新忠说:“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在深圳、成都、上海,及乐陵总部都设立了研发应用中心,针对目前市场上即将流行的一些风味,制作标准化酱料、调味品,提供给下游餐饮客户和预制菜单位,让他们的菜品味道更加标准化。”

为产业发展“挂”上“加速挡”,一方面我市53家企业成立了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抱团闯市场;另一方面,市政府也出台《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品牌打造、质量监管、人才培育、金融支持等10个方面加大扶持。建立预制菜重点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专项培育,拿出真金白银,奖励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参加行业展会,支持以市场化方式建立预制菜发展基金。

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副院长,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张洪星表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聚焦聚力主体、平台、机制、生态‘四个抓手’,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矩阵,构建‘一园引领、多点辐射’发展格局,形成专业化、市场化产业运营模式,完善全流程、多方位政策保障体系,让‘德州味’持久飘香。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邓静 通讯员 袁另伟 嵇磊 辛凯
初审|王志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