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城区教体局以生态学视角进行教师培训,精心组织、专业实施、精准对焦,赋能培训,筑起“品质培训”生态圈,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教学创新,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筑牢根基。
聚焦教育管理 落实培训“准度”
德城区教体局党组全面启动了“名校长工程”,目的是在中小学校长队伍中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业绩突出、管理效益优异,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名校长,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专家队伍,以带动区域内学校教育与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通过集中研修、个人自修、考察观摩、汇报分享、成果培育、分层培养等学习路径,从教学科研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以及安全管理、管理改革、管理模式创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与任务等方面进行提升学习。建立“五位一体”质量评估机制,贯彻落实“1+1+3”“2+1”“五个一”等跟踪问效机制,注重对培训成效的跟踪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培训质量评估长效机制。
目前,德城区将实施校长、教师梯队培养工程,联合省内外高校、知名教师研修机构开展联合培养、高端研修、影子培训,创造条件到名校考察跟岗研修,开拓眼界、拓宽思路,为建设德城教育新高地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一期学员已圆满结业,共对14所学校进行了发展规划论证,立项课题7项。
聚焦教学教研 提升培训“实度”
暑期,德城区教学管理研修班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顺利开班,德城区教体系统教学管理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330人参加培训。
培训立足德城教育,按照“锤炼队伍、集中研发、智慧共享”的思路,造就一批未来的教育教学名师和学科骨干人员,助力德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邀请山师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课程建设、科研管理、品牌塑造、专业发展等核心内容为学员作深入细致的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在教育理论方面进行高位引领,对教学进行把脉指导。遵循“精心定制、精准实施和精细服务”的原则,开发运用“慧学荟思”随堂感悟学习法。探索推行教师培训“0564”模式(培训评价“0”差评、培训环节“5”衔接、培训内容“6”全面、培训目标“4”导向),有机整合了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环节、培训评价四个主要方面内容。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专家引领、分类指导、教研研讨、聚合分享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研修形式,既相对独立又穿插共进实施课程。
目前,德城区建立名师工作室帮扶薄弱校机制,中小学30个名师工作室与全区22所学校建立长期联系机制,所有工作室名师与联系学校的46名学科老师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
聚焦家校育人 增强培训“效度”
发挥家长学校主导作用。形成以区级家长学校为主、学校家长学校为辅的家庭教育格局。大力推行家校育人“1234”模式,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推动“家校”“社校”两个共建、实施“专家—班主任—家长”三级培训、广泛开展家校联系“四个一”活动。
成立区级家校共育研究中心,指导各学校家委会对学校管理及教育活动出谋划策,实现家校共育的同频共振;组建了家庭教育专家团、讲师团,开设了咨询热线,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平台渠道,积极推进“学校+”共建活动,凝聚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育人合力;采取线下“集中面授+实践活动”、线上“观看直播+交流分享”的形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科学的亲子理念。
目前,区级家长学校开展线上教学13期,点击量50余万次;52所校级家长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20余场,惠及家长8000余人。德城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实验小学、德州九中被认定为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
聚焦质量提升 保持培训“温度”
开启“名校+新校”“名校+弱校”两种集团化办学模式,按照“平稳过渡、分步实施”的原则,成立7个学校教研发展联盟。
实现教育集团“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有序竞争”的办学新体制,为乡镇学校或薄弱学校提供学校规划、教师培训、跟岗研修、送教下乡等个性化“菜单”服务,实现联盟校内部管理、队伍建设、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师生评价、师生成长的高品质发展。通过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农村或薄弱学校由原来的“等靠要”已向“领创给”转变。
目前,完成二屯中学与济南外国语学校帮扶项目对接并实施图书室建设项目,筹备二屯中学“爱生图书室”揭牌仪式暨强镇筑基项目推进会。北园小学、区第三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获评全省优秀,实验小学、学院附小教学成果入选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黄河涯镇第一中学获评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
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管理互通、文化共建、资源同享、研训一体、质量共进、责任共担、发展共赢,打造“一校一品”和谐发展的集团品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刘德玉 编辑|邢仁宇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