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庆云县徐园子乡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焦解决突出社会问题,创新实施“党建+乡村治理”模式,找准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利益“最大公约数”,以强基惠民为着力点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积极为平安护航、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
以党建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徐园子乡把党建引领贯穿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固本强基,让党旗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老百姓获得真正实惠,基层治理才会更加有效。为此,徐园子乡以“1+2+N”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一揽子治理模式,以“政府提速”打造最优服务发展环境。一是强经济稳固乡村治理。创新提出“一链四体”发展模式,以新型材料产业链党建联盟串联“村企共建”“绿色田园”“产业兴农”和“红色安务”4个区域党建联合体,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企深度融合互助、特色产业捆绑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联创联增联带”,去年至今,已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06.9万元,切实让群众享受发展红利。二是选能人带动乡村治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治理,选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尤为关键。徐园子乡抓住“村干部”这个“牛鼻子”,注重从致富能手、威望乡贤、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人才,配齐配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高标准完成24个村“两委”117名班子成员配备,100%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目标,新一届“两委”班子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同时,以“民意书记”下基层活动为契机,由53名机关干部组建“民意书记”队伍,下沉到24个行政村,通过上门走访、与群众拉家常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形成问题台账并制定解决措施,确保民意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兴设施促进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的大势下,徐园子乡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投资上亿元对乡域内基础设施进行了规范化提升。对庆徐路城乡连接线进行了拓宽整治,升级村级路网12公里,重修了德惠、马颊两河堤顶路和跨河大桥,相继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旱厕改造、“气代煤”清洁取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民生项目,通过惠民工程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四是建阵地统揽乡村治理。有了阵地,群众有了诉求才知道去哪里解决。徐园子乡致力于打造“一窗通办”服务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即时处置。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国家、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高标准建成“一厅+一中心+九功能科室”,强化网格员公共服务代办职能,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让群众享受到基层服务的“加速度”。除此之外,徐园子乡还协调邮政支局和便民服务中心首创“群众点单、邮政跑单、中心做单、政府买单”的“居家办”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以自治为基础,推动和谐乡村建设。徐园子乡作为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的试点乡镇,充分挖掘发挥乡村公益岗的自治作用,让公益性岗位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设立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4大类及保洁员、协理员、助贸岗、护学岗等9类岗位,累计招募人员280名。在管理上,创新实施“候岗库、岗位库、人员库”三合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做到岗位固定,人员动态,以岗位需要为导向,从通用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两方面着手,采取“现场授课+实操演练”的形式,对公益岗全员进行免费岗前培训,着力提高公益岗人员岗位适应能力,做到安置一人、培训一人、上岗一人。公益岗为群众增收的同时,也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徐园子乡280名乡村公益岗人员已经全部上岗,在统筹城乡就业、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释放多元效应。同时以村规民约再造为抓手,鼓励公众参与到村规民约的制定、执行、监督过程中来,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和管理本村事务。
以法治为保障,推动平安乡村建设。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下沉。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扰民的顽疾,强化乡街统一指挥和协调,构建“网格+执法+调解”三元融合模式,整合网格、执法、警务、司法力量,多核领衔驱动基层社会治理网,进行大口子管理、集中式办公、扁平化管理,打破“条块分割”,拆除“部门篱笆”,网格员搜集信息,执法人员集中办公,将基层社会治理各方力量由“五个手指”攥成“一个拳头”,切实发挥综治中心“基层指挥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民事调解完整链条。徐园子乡不断培养群众诉诸法律解决争议的意识,创新推出“老范会客厅”调解平台,让基层法律服务存在感更强。同时整合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在外能人、家族长等调解资源,建设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的“三调对接”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矛盾调处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多措并举之下,矛盾调处成绩斐然,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3件,调解成功67件,调解成功率达91.8%,专职调解员范书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以德治为落点,推动文明乡村建设。徐园子乡把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作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抓手,在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上下功夫,进一步弘扬社会新风尚,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今年来,各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利用微信群、电子屏、宣传彩页、墙体壁画等手段强化宣传,通过村级“大喇叭”定时播放移风易俗内容,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同时,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贵哈哈腔团队编排移风易俗戏曲小品,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把移风易俗内容送到家家户户。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行动为契机,开展“争做环保卫士”专题活动,群众自发参与环境整治达6700余人次。以东安务村志愿服务“积分制”为抓手,各村制定符合村情的“积分制度”,各村实际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文明向上的正能量在全乡蔚然成风,在文明新风的教化感召下,刘贵、后道口作为徐园子乡村风“散乱”村,“后进”变“后劲”,在实施村内公路建设资金募捐活动中,村民累计捐款40余万元,实现了村风民风的华丽蜕变。
以智治为引擎,推动智慧乡村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以战略思维统筹全局、谋篇布局,徐园子乡注重做好社会治理精细化文章,以技术升级治理系统,从而赢得战略主动。依托“互联网+群防群治”,以“一体化指挥”调度中枢实现社会治理主动预判。融合“雪亮工程”,实现了全域可控、问题可查、快速处置;融入视频联网,实现了突发事件可视化地图定位、可视化综合指挥;整合12345市民热线,实现了问题隐患分析预判;组建两新组织综治工作站,在源头上减少了问题发生;通过打造集专业研判、高效协同、综合决策于一体的综治指挥中心,使社会治理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控,有效增强了预测、预防、预警能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杨坤 胡朝鹏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