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脉丨大运河成就了书码头,岸边城内大小书场上百家,听客云集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九达天衢,运河之水,赋予了德州“米码头”“货驿站”等美誉。殊不知,过去德州还有个名字叫“书码头”。尤其是清末民初,岸边、城内大小书场上百家,听客云集。

德州的书场分为水路和陆路两种。

1964年,乐陵《渔鼓腔》演员合影

水上说书,属于赶场性质的。早年间,德州运河上还有一种戏班船,叫水路班子,演戏的时候舞台也搭在船上,看戏的人也是坐着船来看的,把酒临风听戏,别具风味。由于唱戏是主角,穿插的说书就是配角了。戏班船是戏班的财产,演员都睡在船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舞台姐妹》,讲的就是戏班船上的故事。

康熙年间,被尊为曲艺界宗师的大说书家柳敬亭,曾随漕运总督蔡士英沿运河北上北京,途中乘船为同行人说书《谈隋唐间稗官家言》,就是这个性质的。

书码头带活了图书市场,图为当年的鼓词《德州府》

另一种陆路书场,就是比较普遍的了。书场的前身,其实就是茶馆内说书的场子。旧时上午热闹的茶馆,午后便冷清下来,可炉火依旧旺,桌椅也现成,不请上一位说书先生来说一下午,生意便少了许多。到这些小茶馆来说书的先生,不是刚刚满师出来历练的新人,便是“说漂了”的艺人。当年说书,如果中途说到听客跑掉而停书,就叫“说漂了”。他们的要求不高,茶馆一下午卖七八十个听客,一天下来他们也可以分到三四元的收入,约合现在的50元。好在场东免费提供住宿,自己的饮食也比较简单,维持生活不在话下。

1928年,贺风山等在城隍庙东厢房兴办同友茶社,内设茶座茶凳,有100多个座位,从天津请来表演队伍,主演是乐亭大鼓演员张云芳,首场演出轰动德州城,为德州建立固定书场之始。稍后,付立山在中山市场内开设书场,有100个座位。1933年,在火神庙南、德县进德分会西(今迎宾南路附近),先后出现了书场数所,演出曲艺、皮影等。1946年,德州解放,书场大部分关闭。

1948年,张泰泉在火车站南侧搭建可容纳100余人的简易书场,说唱西河大鼓;张玉芳在火车站北侧,开设容纳80余人的书场,由演员徐浩岚当家,主说评词;范景尧则在中山市场内恢复了原付立山书场。

1950年的时候,侯宝林大师随铁道文工团沿德石铁路线慰问演出,还特意来到张泰泉的书场看演出。后来,在张泰泉的陪同下,侯宝林还到了德州中心文化馆,这个馆是由德州市教育馆演化而来的,1950年刚刚成立。

在这里,侯宝林和文化馆负责人宋书铭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表扬了德州曲艺的发展,并赠送了一部分书籍。当时,侯宝林是中国曲艺改进协会筹备委员会联络部部长,这个组织是1949年的时候成立的。

1953年,张泰泉、范景尧先后将书场迁于今解放路新华书店位置和东方红布匹批发市场位置。1958年,拓宽东方红路时均被拆除。

1959年,市政府投资在今南小市位置兴建了德州市曲艺厅,两层150平方米,可容纳听众200多人,是当时最大的书场。继而,又分别在黎明街、西街(今曙光浴池附近)设立可容纳百人的书场两处。1960年在今东方红旅馆附近设有夜市露天书场,四五个场地同时进行,互相较劲,每个场地每天演出三四场,日均听众2000多人。

那时,早上忙碌的家庭妇女,到下午空闲时便会到书场听书,而且一般是带了孩子去。可小孩听不懂书,就会吵闹。好在书场里有各种瓜子、花生等小吃,孩子们一有了吃食便安静下来,大人们也就可以安心听书了。这些从小为了贪吃随大人进书场的孩子,耳濡目染后对听书也有了兴趣,长大后也慢慢成了书场中的常客。这好比听客无意中培养了新生代听众,听客源源不断,书场的生意也随之兴旺。

大部分书场听客坐的是条凳,中间是一张正对书台的长台子,俗话叫状元台。坐在状元台边的都是资深的老听客,说书先生对这些老听客是不敢得罪的,因为这些老听客非常挑剔,一不留神说漏了嘴,当场就会被批评。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者必究)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