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临里公益”品牌 打造温馨暖心城市|临邑15万名志愿者活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线

“姜奶奶,疫情防控期间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10月31日,临邑县临盘街道宏宇社区“临里”志愿者翟琳琳又一次来到78岁的姜振坤老人家探访。老人独自居住,翟琳琳定期入户帮扶,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帮助她解决日常生活难题。

关爱老人、免费理发、疫情排查、打扫卫生……在临邑,像翟琳琳这样忙碌在大街小巷,播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注册志愿者有150065名,志愿服务队伍892支。

“戴好头盔和口罩,健康安全最重要!”清晨七点半,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吴香波准时来到迎宾路与广场大街十字路口,提醒行人戴头盔、戴口罩。现如今,每天早晚高峰城区的十字路口,4200余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5.6万余名疫情防控志愿者通过“敲门敲窗”“扫楼扫街”的方式开展“双敲”行动。在防溺水志愿服务中,4万余名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宣传、涉水自救教育等,提高了居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意识。7000余名志愿者回村开展“常回家看看”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入了“红色力量”。

每逢周三,临盘街道前杨新村杨甲印老人便去前杨幸福院“共享厨房”吃饭。“自从有了这个‘共享厨房’,俺们这几个老伙计再也不用愁吃饭了。”杨甲印老人开心地说道,“以前在家一天只做一顿饭,总吃剩的饭菜,这里饭菜可口,顿顿变着花样做,营养又美味。”

以志愿精神为载体,临邑县创新打造“厚道临邑·大爱犁城”共富共享城市品牌,推行共享餐桌、共享书房、共享维修站等共享项目,已建设志愿服务换积分的“共享银行”133家,为留守老人免费提供午餐的“共享厨房”30家,“书籍共享、空间共享”的县、乡、村、户四级共享的“共享书房”505家,打造“共享餐桌”24家,400名环卫工作者可凭“爱心就餐卡”免费吃早餐、打热水。开展“邑束光”点亮“微心愿”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各类“微心愿”16类751条,发动57家社会组织、6家企业、近百名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认领、送达,圆梦微心愿,聚爱大犁城。“‘厚道临邑·大爱犁城’是‘临里公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的延伸,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之一。”临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胡发军说。

“俺们村里老人较多,用普通话说他们可能不大习惯,还是临邑话效果好。”10月30日,兴隆镇兴隆社区居民孙吉柱对临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世峰说。在兴隆社区,“临里”宣讲员刘静、王梦青结合生活实际用亲切的乡土话为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政策、科学防疫等知识,收效甚佳。

作为“临里公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左临右理”宣讲品牌是临邑的创新之举,具体操作中,他们建立了“1+8+N”宣讲实践模式,即1支县级百姓宣讲团、8支“八团共讲”宣讲团、N支“左临右理”宣讲小分队,以“减少聚集”为原则,打破“会议式”集中宣讲模式,以分片、分组的形式,组织邻里乡亲在门庭院落开展“荫凉地”“小马扎”“红板凳”等面对面交流式宣讲,邀请乡贤能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农村实用人才讲好家风、讲致富经、讲惠农政策1120余次,组织“临里宣讲员”开展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美丽庭院等服务类宣传宣讲1400余场次。组织44名法律宣讲员开展“优秀法学家走基层”系列宣讲活动,目前已开展基层普法活动663场次,覆盖全县438个村(社区)、90所学校、27个重点企业、108个城市居民小区,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法律服务”。

“临邑县在志愿服务的‘一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打造‘临里公益’志愿服务模式,用身边的志愿服务温暖邻里,为更多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送去温暖。”临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宝华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程元金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