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丰收节里话巨变

平原农民欢庆丰收节

大棚里草莓丰收(资料图)

“敲起鼓来打起锣,推着小车来送货……”连日来,走进平原县的各个乡镇,都能听到这首喜庆的民歌。各村广场上人头攒动、笑声阵阵,村村有活动、人人闹民俗,不是春节,胜似春节。

这是平原农民在庆祝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营造农民庆祝丰收的浓厚氛围,展示平原县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发展成果,从9月21日到10月1日,县委、县政府举办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期间举办具有平原地域特色的农耕、民间、民俗表演活动20余场。“设立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为此,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隆重庆祝这一大事、实事、喜事。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

近年来,平原县三农工作跨越发展: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新型职业农民把种田作为一项事业。这些成就让平原农民有底气、有激情过好自己的节日。

农民变股东,村庄变公司

“改革开放40年来,平原县的农业、农村、农民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内涵,让农民群众有了更多自豪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志勇说。

以前,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是农业的最大痛点。由此带来的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体现更为明显。平原县一项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464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有13360元。

2008年之后,平原县出现了农户间的土地流转现象。有的户搞蔬菜大棚,大棚种植需要大面积耕地,种植户就自发向本村或周围村庄村民租赁土地。这种点对点的流转没有政府部门介入,流转规模小,容易出现毁约、纠纷等各种问题,同时难以满足机械化种植的需要。

而客观上平原县的耕地又极适应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平原县有耕地103.9万亩,全部是平坦地形,极其适宜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并且能解决农村空心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规模化经营后,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可充分利用,消减多种成本。

2017年,平原县借助被列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县的时机,在全县推广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作,鼓励村民以经营性资产入股。 2017年5月,平原县先期试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前曹镇郑庄村,实现半年村民每亩分红548元,集体分红21243元。成功经验促进了工作迅速开展。目前,平原119个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4.4万亩,涉及农户达到6424户。一份份土地入股协议书,将农户、村党支部、农资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串联”到一起。农户把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经营。农民不再种地,只领分红,另外,还可打工实现另一份收入。

企业进乡间,拉长产业链

“天上飞的这个‘小家伙’挺好使,有了它,农民再也不用背着喷药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地里喷药,省事多了。 ”围观的村民说。

9月23日的平原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仪式上,一家名为鲁望集团的企业在桃园街道办事处展演了部分大型农机具和农药喷洒无人机。这家农业企业2015年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前身却是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投资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美国宜瑞安全资并购了平原县华农特种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世界500强并购县域国有资产,这在山东尚属首例。也就在当年,平原县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方面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与工业、仓储、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缩短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距离。 ”

2017年,平原再次提出要努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加快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平原县围绕“新动能、新六产”,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农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进一步扩大新经营主体参与度,打造新农业成果的转化地和优良农产品的供应地,引进桃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桃园2万亩农业产业核心基地为平台,打造5至10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内将规划建设2至3个新型田园式居住社区,对接中建等央企强企,大力发展新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实施“种养加”“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9月23日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就设在这个示范区。并举办了大型农机具、农资产品、无人机集中展示、农产品展销特卖活动等产销精准对接的活动。平原县委副书记孙丰勇说:“通过展示,给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给农民选择的权利,精准对接,互惠互利。 ”

有了对接,平原县积极引进现代化手段,挖掘农业产业价值。据平原县农林局党组书记、局长仇洪雷介绍,平原县农林局整合资金40万元,对全县13个乡镇的111个农村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方连片小麦地块,共计4万亩,进行了统防统治,无人机飞防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下新六产是农业的重要课题,我们既要抓好1+2+3,也就是产业链条的延伸,更要重视1×2×3的问题,也就是价值链的提升,通过动能转换三产融合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仇洪雷如是说。

据介绍,平原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带动农民增收1.23亿元。

文化作引领,农村变美丽

每年正月初八,恩城鸽子会都如期举办,信鸽、肉鸽、观赏鸽等众多中外各色品种一应俱全。来自北京、天津、济南、聊城等全国各地的养鸽爱好者齐聚一堂,恩城鸽子会源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在平原,像恩城鸽子会这样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戴家口河灯节、恩城签子馍馍加工技艺、管辂的传说、撼天擂、牛斗虎等均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刘备在平原的传说、通德醋传统酿造技艺等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千佛塔、文昌阁、张官店古城遗址、魏庄冢遗址和朱庄古墓群等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充分展现文化资源,唤起平原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情感寄托,丰收节设置了锣鼓大赛、实地集中观摩等环节,在农民娱乐的同时,激发人们对惬意、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平原注重通过文化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2017年,送文化下乡及开展演出活动490场,受益观众达到10万余人次。目前已经建成完善13个乡镇(街区)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数字文化服务,累计投资80余万元,共配置143台e播宝设备。175个社区和94个省定贫困村建设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中前曹镇前曹社区、桃园街道胜利社区、龙门街道军仓社区等精品农家书屋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提升了桃园街道胜利社区、桃园街道饮马店社区前勇村、前曹镇刘庄社区西马庄等具有特色的乡村记忆馆。

在孙丰勇看来,把文化资源挖掘、整合、提升,再运用到产业引领上,乡村振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金吉鑫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