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 | 老八路刘延明的红色人生


15岁参加抗战,16岁入党,1955年授中校军衔——

老八路刘延明的红色人生

▢文/图  张婧

“我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活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党的生日敬礼。”这是抗战老兵刘延明生前经常给儿女们念叨的一句话。让人遗憾的是,这位抗战老兵于2021年5月17日去世,未能实现他的最后一个心愿,但是他的战斗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1952年,刘延明和爱人张启范合影


弟兄4个,刘延明和两个哥哥都参加了抗战

抗战时期的冀鲁边区,主要范围包括当时隶属山东的德平、乐陵、阳信、商河、无棣、惠民、沾化、临邑、济阳等县,以及当时隶属河北的盐山、东光、南皮、吴桥、新海(今黄骅)、宁津、庆云、沧县等县。因紧邻京津地区,地处抗日前沿,是山东各地抗日武装发动最早的地区。而乐陵县(今乐陵市)黄夹镇许家村是打响冀鲁边抗战第一枪的地方。

许家村位于乐陵城西北约15公里处,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抗战期间,曾是中共乐陵县委、乐陵中心县委、津南特委、鲁北特委、冀鲁边工委的所在地。令许家村人最为自豪的是,在长达10余年艰难岁月里,军政各级领导干部在许家村或频繁活动,或长期隐蔽,都没有出过任何安全问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共产党人“能睡安稳觉”的地方。抗战期间的许家村仅有70余户人家、300多口人,却出了50多名共产党员,有7人成为抗战烈士。

1922年,刘延明出生在许家村。他兄弟4人,刘延明排行老三。除老四外,刘延明和两位哥哥先后都参加了革命工作。老大刘延龄,原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人,杜步舟动员他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曾任“老三营”的连长。后在许家村当“保长”,表面应付日本人,实际是共产党人。老二刘志安,原名刘延臣,后来抗战期间冀鲁边区出了著名的三个大汉奸“伪顽三刘”:刘景良、刘延臣和刘芳亭。因与大汉奸同名,时任中共乐陵县委书记的杜步舟(其掩护职业是许家村小学教员)为其改名为刘志安。1936年入党,1937年随杜步舟入伍,与其兄同时担任“老三营”的连长,都是杜步舟的骨干力量。1941年调渤海军区二分区,1942年任齐临(齐河、临邑两县)独立营营长,后担任第二专署警备大队大队长、八路军渤海军区二分区独立团团长。

生在贫寒的家庭里,刘延明什么脏活苦活都干过。两位哥哥的革命思想和行动,深深感染了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0月,年仅15岁的他参加了革命,1938年在乐陵一带跟随萧华司令员开展游击战,同年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历了抗日8年和3年解放战争,1955年,授中校军衔

抗战期间,刘延明先是在冀鲁边抗日游击队,后成为八路军115师686团一营的一员挺进沂蒙山,转战齐鲁大地,参加过赣榆新庄战斗、赣榆青口战斗、墩尚朱堵战斗等。


1955年,刘延明授中校军衔


据他生前回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39年5月的一场战斗。当时,为围歼刚刚进入冀鲁边区的八路军115师,日军调集2万余人,向盐山、庆云、乐陵等地分进合击。为避敌锋芒,八路军各部化整为零,向鲁南转移,刘延明当时在队伍中。5月11日,日军5000人及一部伪军突然将八路军115师师部、第686团、津浦支队、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等部及中共鲁西区委、泰西特委等党政机关3000余人包围在肥城县陆房一带纵横不足10公里的地区内。当时司令部已经烧毁了所有文件,做了最坏的打算。115师代师长陈光命令著名的 “张疯子”张仁初团长负责突围。他带领“十八勇士”所在的第一营作为尖刀向外冲,在当地老百姓的引导下,在天亮之前带部队突出包围圈,直奔沂蒙山。刘延明说:“天亮之后,鬼子发起总攻,炮击村庄,房屋、树木全部炸光,村子里连一只狗都没活下来。如果突围没成功,就没有后来的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陆房突围,毙伤日军大佐联队长以下1200余人,是八路军第115师入鲁后与日军进行的首次大规模作战,也是我军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

解放战争期间,他随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原十纵)参加了解放德州战役、豫西南战役、豫东战役和著名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部队工作,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8军204师团副政委、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务。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刘延明授中校军衔。1972年曾在山东省民政厅“支左”,担任军代表核心小组组长。1978年离休。

刘延明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荣誉勋章。

传承红色家风,5个子女全部参军,均为中共党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刘延明和同在部队的张启范结婚,婚后生育了两女三男。他经常对子女说,许家村的村民、老党员和战斗在许家村的冀鲁边老八路,在日、伪、顽高压打击和内部叛徒致命伤害的恶劣形势下,斗志高昂,无怨无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直到1944年我军发展壮大,7月,连续攻克西段、李明杨、苏家、万家、张牌家伪据点和杨盘伪警察所。8月1日攻克杨盘伪据点,8月下旬,一分区某部攻克黄夹镇伪据点,其他据点之敌纷纷逃亡县城。9月18日,县城日伪军溃逃,乐陵县全境解放。许家村人和全县人民经过7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提前一年迎来了解放。但是,参加八路军的战士们仍在为争取全国的解放而战斗,很多和他一起参加革命的同乡,都血洒战场,以身殉国。他教育子女,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





在他的革命思想熏陶下, 5个子女先后应征入伍,且全部成为中共党员。

刘延明从不居功自傲,离休后,他依然保持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部队发的一双皮鞋,他穿了几十年,舍不得扔掉。平时,衣服破了就自己缝缝补补,再接着穿。孩子给买的羊毛衫,他穿了几十年,袖子破洞了就剪掉袖子改成背心。有时候儿女看他的衣服实在太旧,就给他买几件新衣服,他却教育子女说不要铺张浪费,要不忘革命老传统,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他的一言一行,成为红色家庭的优良家风。儿女从部队转业以后,都依靠自己能力找工作,从不因个人利益给组织添麻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