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脉丨改革开放前的德州商业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自古以来,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明清漕运刷新了德州的命运,将其带入全国33个工商业城市之列。从德州解放到改革开放,德州商业的演变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化。

解放初期的商号

1946年6月,德州解放,社会秩序迅速恢复,但商业上的阵痛持续了整整一年,德州商号,悲喜两重天。

1946年德州市第一届工商业者会议

解放前后,因受反动宣传影响,一些大的商号经理逃往天津、济南等大城市,并大量抽逃资金,其商号经营的货款也陆续汇出,货物只销不进,致使商品奇缺,物价不稳。

解放后,在没收敌伪经营的企业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界限不清,把一些不是敌产的商号也没收后分给了城市贫民,造成一些工商业者无心经营,加上分到商铺的贫民缺乏经营经验,市场一片萧条。

而这时的德州,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形成了解放战争各军区及民用物资集散转运市场,军事上、政治上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为扭转紧张局势,渤海军管会进驻城内第一时间设立了渤海区工商总局德州市工商支局。渤海行署先后在临邑、乐陵、德州建立贸易公司并设立了十几处商店,经营军用品、土产品和生活日用品。

渤海区推进总社德州推进五分社迅速来到德州,组建了德兴、群益、大众、职工、工人5个集体所有制的消费合作社,但由于是初建,资金有限,经营范围很小,品种也不多,只能以批发业务为主。

这时候的市场零售,一度为私人商业占领。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高额利润,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一时间德州城内冒出钱庄银号4家、货栈80多家,他们基本不用资金,做买空卖空的投机生意。

有的用大秤低价收购油、棉、粮等农产品,运到大城市贩回日用工业品,再高价卖出。有的棉粮商自己坐庄收购棉花,不但加秤,还扣2%的手续费。有的奸商卖苦树皮掺红砖末,卖姜黄掺虾米面,卖花生油掺红薯油,以假乱真。大车店、理发店、澡堂要小费、“捉大头”等恶习陋规频现。

当时物价暴涨,价格一日多变,经纪人满街串,讲术语,说黑话,袖中讲价,声东击西,制造涨风。对国营公司出售的商品,成群结伙抢购套购。许多坐商兼行商、有的药店也贩卖棉花等,搞非法经营,老百姓苦不堪言。

1947年1月底,市政府加大整治力度,在集体推选的基础上,成立了由杂货、广货、铁竹、土产、棉布等15个行业代表组成的商会,并作出献金、商业资本转营工业、稳定金融秩序三项救市的决定。

这其中,商业资本转营工业效果明显。太平街的义盛东原为鲜货店,改行后组织运输,自临清运纸张、杂货,两次就赚了60万元,据协成锅店经理称:年内除盈利80万元外,尚存生铁2万斤、焦炭14000斤、锅300口,价值160万元。

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颁布、市场的繁荣,商民顾虑减少了,先前逃到天津、济南的商民陆续回来营业。

1947年6月,德州解放一周年,此前因种种原因歇业的中小商号全部恢复了营业,南门外被敌人烧毁的24家商号也在政府的扶持下准备开业,有名的福增祥广货铺在战争中被烧得一干二净,重建后也开始迎客。

公私合营

据1948年德州市政府工商科对全市工商业户的普查登记,当时有商业1001户、服务业179户、摊贩千余户。包括货栈业、批发业、零售业等22个类型的私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党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除德州市外,其他均由专区供销社负责。

为了引导这些私营商户走经销代销的道路,1951年前,政府已引导83家货栈组成土产联营栈和货栈联营社。

为调动其积极性,政府积极组织他们到外地采购商品。仅1952年下半年,就先后组织了19起贸易代表团参加外地物资交流大会,签订合同410份,金额483亿元。与此同时,还在市里组织了4次百货交易大会,调动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繁荣了市场。

1953 年,粮油实行统购统销后,加快了私营粮商粮贩改造的步伐。1954年9月15日,实行棉布统购统销后,德州市将39家中小批发商划分为9个行业,178名从业人员分别以纳入联营、转营或归口兼并的方式进行了改造。

1955年下半年,由于对私改造政策深入人心,一批私营业主纷纷表示愿意尽早实现公私合营。1955年12月6日,市政府批准又一村饭店为公私合营企业,这是德州市首家商业公私合营企业。

至1956年1月20日,市政府先后批准了18个行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并按行业性质成立了公私合营总店和公私合营中心店。同时,市政府根据政策还先后批准了372户个体摊贩参加了公私合营。

1月22日,全市工商业者举行盛大游行活动,庆祝德州市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十几家扒鸡店和数十位扒鸡传人加入公私合营德州扒鸡食品公司,他们挑的是秘方“百年老汤”

打击投机倒把

1946年,德州全境解放后,有些不法分子趁机从解放区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倒卖金银、粮食和棉花等物资,牟取私利。

渤海区工商管理二分局和德州市工商局联合开展了打击投机倒把行动,取缔扰乱金融秩序的私人钱庄,拘留不法分子,并在杨忠县(今济阳县)建立了缉私武工队,堵截流往济南的物资计20余万元。

1949年底,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查缉金银黑市奖励暂行办法》,德州市先后取缔地下钱庄5个、金银外币黑市3处。1951年,全区的工商业户达到1.8万余家,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从1954年11月开始,德州城镇逐步实行了小麦及粗粮的计划供应,农村实行了凭介绍信购粮的办法。一些投机倒把分子大量倒卖统购物资和其他生活资料,干扰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1960年,德州市一度出现了6个黑市,商品价格高出国营3倍以上。最大的火车站黑市,昼夜涌动着300多个倒卖者,母鸡每斤8元、猪肉每斤6元、香油每斤10元,一辆旧自行车竟然卖到300多元。

1963年3月,德州地委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击行动。这一年,共查处投机倒把案件1476起。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德州进步街的某人,先后倒卖黄金18两、银元260块、大烟17两、火石8000块,非法获利3370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投机倒把升级,出现了“地下包工、地下运输、地下商店”等经营形式,德州地区组织了多次大清查,查处违法案件。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国家实行价格双轨制,由此引发了以统配价套购产品然后以市场价出售牟取暴利的“倒爷”,1979年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刑法,明确将投机倒把规定为犯罪。

随着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四部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进行了删除修改,“投机倒把”这一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名词成为历史名词。

“一零”,票证时代最高档的商店

1959年10月,德州市展览馆落成,这是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工程,承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是为期一年的建设成就图片展。

1961年,德州百货公司租借展览馆筹建综合性的百货商店,人员主要由公司骨干、展览馆部分讲解员和外单位调入人员组成,共108人,号称一百单八将,综合经营百货、文具、针棉制品、服装、鞋帽、五金、交电、化工等等,并附设照相、理发、修表和服装加工等服务性行业。

开业不久,由于行业太多,不易管理,于是撤销了服务性行业,并正式命名为百货第一零售门市部,也就是老德州人口中的“一零”。它在当时是德州最高档的商店。

1964年,展览馆被有关单位收回,“一零”搬到了现在解放大道与东方红路交会口的西北角。

“一零”的商品陈设分两圈:中间一圈,贴墙一圈,每圈前为柜台、后为展示台。一进东门,迎面就是以搪瓷盆、暖瓶为主的日用百货,在内圈;花布、棉布、衣服在东、西墙的外圈;文具类的商品在东墙外圈;糖果、糕点位于南侧外圈;还有收音机、缝纫机等大件商品,位于商场最南侧一个单独的空间里。

玻璃柜台将售货员同顾客分开,人们大眼瞪小眼地瞅着柜台里的商品和面无表情的售货员,若要买东西需要请售货员把货品拿来,若挑肥拣瘦还会遭到售货员的批评。小孩若和大人一同去商场,他们只能趴在玻璃上看看排在底部的东西,几乎看不见售货员。

临到过年时,里面人挤人,能上“一零”买件衣服绝对是件很体面的事,就是在里面扯上几尺布回家来做,也可以炫耀一下。也有不少市民不为买东西,就为凑热闹,逛着玩。

“一零”最有特色的是收款方式:收款台设在店内的东南侧,位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地方,与各柜台上方有铁丝连接,铁丝上挂有夹子,售货员负责收钱、填写单子,用夹子夹住,使劲一甩,就滑到了收款台,会计负责找零、算账,然后再通过铁丝轨道送回来。哗、哗……的声音不断在人们头顶响起。

“二零”,解放后第一家大商店

德州是1946年6月解放的,而这个月,渤海区工商总局德州市工商支局百货商店也诞生了,这是德州市最早的一个公营商业零售企业。

当时,德州属于老解放区,经济形势比较稳定,加上华北、华东战事之需,德州成为物资集散、转运重要市场,支局百货商店生意红火。

1948年,德州市工商支局在原百货商店的基础上,组建了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德州市贸易公司,由此公营商业开始壮大。

1950年,德州市贸易公司更名为中国百货公司德州支公司,总部设在商业街路北,有干部职工113人,下设有7个科、1个批发部和1个零售门市部,还在连镇、临邑、平原、柴胡店、惠民设有5个分公司,各分公司在庆云、吴桥、乐陵等地设有经营组,主要经营国家统一调拨的物资,负责对私商的批发业务,稳定市场物价,但零售网点基本还保持着原有面貌。

1954年,为加强企业经济核算能力,支公司更名为德州市百货采购供应站,负责宏观管理。下属的零售门市部改成德州百货商店,业务经营也由国家计划调拨改为合同制,实行独立核算,企业自主能力加强,营业面积150平方米。

在当年,在百货上班是很值得炫耀的,售货员社会地位很高。1955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专门报道了青年营业员们通过开展“服务态度良好小组竞赛”迎接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的情况:德州百货商店杂货小组、日用百货组两名团员将红白糖和碱面包成不同大小的纸包,这样,一手交钱,一手取货,方便了自己,也满足了顾客。

1956年公私合营,全市44户百货业成立了百货总店,总店下设14个门店和1个批发部,接受德州市百货采购供应站的管理。

这种情况持续没多久,随着德州专区撤销,1957年3月,百货采购供应站也迁往聊城,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用品站和针棉织品、化工染料、五金、交电、百货5个公司,其中的百货公司管理百货总店及其所属门店。

1963年,德州市百货公司的批发业务移交德州地区分公司,市公司更名为商店,负责全市的零售业务,原德州百货商店改称德州市百货零售商店,由于已经有了“一零”,所以只能叫“二零”了。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