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山东港口烟台港,圆月初升,码头工人坚守岗位,保障港口物流通畅。 记者 卢鹏 通讯员 张超 报道
中秋团圆,是人们心头的温情企盼。万家团聚的背后,总有一群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们有人蹚着“海路”只为灯火长明;有人在离家千里外的新疆坚守儿科门诊;有人在海拔1545米的泰山守护游客安全……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责任,服务保障节日期间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
蹚着“海路”只为灯火长明
9月15日早上八点,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田横供电所员工王军浩驱车来到了女岛岸边,简单处理了裸露在海岸线上的电缆后,准备上岛巡查。
女岛位于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岛上常住居民只有十几户。女岛与陆地之间本来没有路,受地理特点影响,经过常年潮汐的冲击,与陆地之间出现一条神奇的“积石堤”。每到退大潮时,陆海之间便会闪现一条“海路”,这是王军浩上岛的必经之路。这条1200多米的“海路”,他一蹚就是22年。
“这条路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就‘关闭’了,关了以后海水会涨到三米左右,我们如果进岛维修的话,就要算好时间。”今天的“海路”,八点半左右完全显现出来。王军浩说,为了不麻烦岛上居民开船接送,他每次上岛前,都会做好时间规划,赶在“海路”消失前完成所有工作下岛。
2002年,当地为十几户渔岛人家送去了光明。从当年的20千伏安变压器,到2008年岛上居民开始搞养殖,更换了80千伏安的变压器,再到2016年岛上有了海参棚、育苗棚,又把变压器增到200千伏安。
“以前风力发电,来风发点电都用电瓶存着,只用来照明,我看电视剧的时候,都要算计时间。现在,可以24小时开着电视。”女岛居民黄晓武说。随着供电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岛上居民有的发展起了海参养殖,有的办起了渔家宴,日子越过越红火。
夜幕降临,海岛上灯光点点。“看着岛上的发展,我也感到非常自豪。为了岛上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王军浩说。
“作为援疆医生,责任重大”
9月16日一早,李燕骑自行车准时到达疏勒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时,已经有不少患者在等候。
李燕是来自东营市的一位援疆医生,在山东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担任儿科副主任。早上到达儿科门诊室时,她的搭档、维吾尔族姑娘努尔帕夏也几乎同时到达。
“来,张大嘴,嗓子发炎,扁桃体肿大,左肺有水泡音,做个血常规,做个胸透。”李燕接诊第一位患者,向儿童的母亲询问情况:“受凉了?鼻涕是清的?还是黄的?”“清的。”患者的母亲不懂国通语,需要努尔帕夏翻译转述。
问诊间隙,记者与努尔帕夏攀谈。“我从卫校毕业12年了,这些年遇见了一批批的援疆医生,靠着他们的传帮带,我掌握了不少技能。”她用不太流利的国通语告诉记者。
一上午看了20多个儿童患者,下午又接诊了近20位患者。“儿科又叫‘哑科’,因为患者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症状,需要大人仔细观察,而且病情发展快,作为援疆医生,责任重大。”去病房查房的空当儿,李燕对记者说。
李燕还透露,为了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就诊,他们周末都会参加“名医下乡”义诊活动。一边帮助患者,一边与当地医生结对子、传帮带。她还参加了援疆儿科医生联盟,通过援疆大讲堂提升当地医生的技能。
记者从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获知,这个假期,10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几乎都在一线值班。
海拔1545米的安全守护
中秋假期,泰山旅游持续升温。万千游客的安全如何保障?上山后遇到的第一个中秋节,让泰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鹏格外紧张。
中秋假期前一天,李鹏与队员们就提前进入了“状态”。当天凌晨5点,随着一声哨声响起,泰山消防救援站的全体队员迅速集合,开始了一天的执勤巡查。
碧霞祠和索道站是游客最为集中的地方,队员们兵分两路,李鹏带队前往碧霞祠执勤。“我们只要控制好这两个点,游客的安全保障就成功了一大半。”李鹏边走边说。
虽然距离中秋假期还有一天,但登山的游客已经明显增多。为避免发生游客滞留现象,李鹏一边引导游客快速下山,一边向游客介绍下山线路,同时不忘提醒游客注意脚下台阶。一两个小时下来,他的嘴上都起了白皮,嗓子也变得沙哑。
早上9点,一阵急促的警铃响起——“十八盘一名游客身体不适,需要紧急救助”。
李鹏与队员们抬着担架往事发地赶。“你哪里不舒服?腿受伤了吗?”到达现场后,李鹏急切地询问对方状况,游客语无伦次,已经无法正常表达。队员们赶紧把他抬上担架,往山顶索道站方向跑。原本40分钟的路程,他们仅用10分钟就将游客平安地送到了索道站,并一路护送至中天门。
当游客被安全地转移到救护车上的那一刻,李鹏和他的战友们如释重负。
上午9点40分,稍作休整,队员们重新起身,再次往山顶出发。
这个假期,为了游客的安全,李鹏和队员们注定要在紧张忙碌中度过。
(大众日报记者 张晓帆 吴洪斌 刘涛 通讯员 梁之磊 冯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