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赋能致富路】“耕读渔樵”乡村旅游 青岛莱西湖畔的“致富经”

【青岛新闻网原创】

(文字/陈志伟 视频/孙志文)

初秋时节,走进青岛莱西产芝湖新村,乡间美景跃入眼前:青砖砌成的农舍镶嵌在绿树之间,小桥流水的景致点缀其中,街道整齐划一,房屋错落有致,田间地头瓜果飘香……俨然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产芝湖新村位于青岛莱西市莱西湖附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产芝湖新村因地制宜,发展起了以“耕读渔樵”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现在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22年,产芝湖新村变身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入选青岛市乡村振兴十大示范片区之一,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作为产芝湖新村七个自然村之一的产芝村,依托丰富的淡水鱼资源,成为因鱼而兴的乡村。每到假期,每天来产芝村品尝鱼宴的游客络绎不绝。

“忙得脚不沾地,几乎天天爆满。”王世安是村里一家鱼馆的负责人,面对接踵而至的游客,他正经历“幸福的烦恼”。在此之前,由于村里没有产业,王世安只能到外面打工谋生。看到村里环境一天天变好,他果断回乡,投资十几万元把自家小院收拾出来,开起了鱼馆,这两年生意越来越红火。

“以前的破旧村庄成了人气景区,现在产芝湖新村已经发展成了集民俗展示、文物展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度假区。”产芝自然村村民王大爷说道。

为加强百年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和业态引导,莱西市水集街道携手乡村“红色合伙人”,引入社会资本,依托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相继打造产芝库区精神馆、民俗博物馆、莱夷小麦长歌馆、孔子国学馆、泥塑馆等具有胶东民俗文化特色的名人故居、非遗景点、展馆等50余处。

不只是乡村旅游有声有色,产芝湖新村的产业发展也是风生水起。

走进总投资近5000万元的茂芝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排排葡萄大棚整齐排列在马路两侧,一眼望不到头。茂芝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共有25个藤稔葡萄大棚、30个阳光玫瑰大棚、500亩遮雨式阳光玫瑰葡萄棚和“智慧农业中心”,是国家级的特色葡萄产业基地。

在葡萄大棚里,一列列葡萄架间隔均匀,藤条爬满了葡萄架,一串串青绿色的葡萄悬挂在藤条上,圆滚滚的葡萄颗粒簇拥在一起。在其中一个大棚内,种植户李国鹏正忙着管护自己的一大片葡萄树。

“以前我出去打工,一年能赚四五万元。自从村里党员干部带头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以后,我也种了10余亩,在村里技术员指导下,每亩收入5、6万元左右。”提到这几年的收入变化,李国鹏满脸喜悦。

“现在种葡萄不用操心,新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帮我们建造了大棚,给我们提供了种苗,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李国鹏说,“产芝湖新村对我们的大棚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方面,帮助我们对接国内的大超市,我们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在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像李国鹏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通过领办青岛西山阳光果蔬专业合作社,产芝湖新村探索出“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种植优良品种、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栽培管理模式、统一把控标准质量、统一赋码溯源销售,帮助村民节约成本、提高技术、打开销路。

“我们将茂芝场、中庄扶、北庄扶、产芝、小夼、寨庄、谭家庄7个自然村优化调整为1个产芝湖新村,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增强壮大集体经济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街道集成打造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合作社统筹规划、第三方公司专业化运营、农户主动参与的多方联动的产芝湖新村乡村振兴共同体。”莱西市水集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王子春介绍,产芝湖新村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发展路径,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路子、新模式,带动了全体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