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于集乡:葫芦烙画文化传承勾勒出群众幸福画卷

在于集乡党委坚强领导下,大于集村“两委”班子凭借领导力强、群众基础好及产业发展条件优越的优势,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将葫芦烙画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以此为引擎,赋能产业发展,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打破传统农耕产业模式,让葫芦烙画赋能激活产业。看到普通的葫芦经过雕刻、烙烫、彩绘、勒扎等手法,创作成工艺品后,价值能翻20多倍,激起了党员群众的干劲。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多次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聊城东昌府等葫芦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取经,大胆引进美果、八宝、钱袋子等10多个新型葫芦品种,聘请专家驻村,为村民免费提供葫芦雕刻、烙烫等技艺培训。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注册成立“于集乡绿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念念有于”葫芦烙画商标,并成功入选2023“山东手造•优选100”,构建起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仅2023年,葫芦烙画收益超过2万元,小葫芦摇身一变,成为帮助村集体增收的“宝葫芦”。

打造葫芦共富工坊,让葫芦烙画工坊成为共富样板。于集乡积极探索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举措,整合各方资源,让非遗之花绚丽绽放。非遗工坊+公司,通过引入两条葫芦加工生产线,流转百余亩土地设立葫芦“共富工坊”,集葫芦制作与现场体验于一体。非遗工坊+电商,开通“念念有于”淘宝、抖音网上店铺,建成“念念有于”葫芦、牛羊肉直播间2个,带动3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直播累计吸引上万观众,构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销体系。

组合优势延链,让葫芦烙画增添幸福质感。为提升“念念有于”葫芦烙画知名度,于集乡一方面与邵氏葫芦画传承人邵越海对接合作,将葫芦进行浮雕、透雕以及烙画等文创加工,以文化元素赋予葫芦更高的经济价值,实现了由传统“葫芦加工”到“文化创意”的转变,打造了一条从种植、雕刻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的“三赢”。另一方面,加大文化挖掘力度,促进农村特色产业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打造“乡村+”多元化发展模式。利用葫芦园资源,推出亲子采摘、休闲垂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特色项目,构建了集观光、体验、采摘、垂钓、农家乐于一体的全方位产业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张佳  编辑 | 张志宁
审核 | 王贺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