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
近年来,市科技局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强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推出“科创十条”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1+1+N”的政策体系,搭建起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今年以来,我市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打造企业全链条梯次培育体系,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98家,预计新增100家以上。创新平台载体,实施平台筑基攻坚行动,新获批2家省级中试示范基地、1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全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35家、省级409家。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加强,引进科技成果4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5.25亿元。科技金融取得重大突破,为1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6.84亿元,同比增长52.6%。人才支撑更加坚实,实施科技人才赋能“十百千”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引进60名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今年11人通过泰山产业人才评审。
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通过“揭榜挂帅制”“赛马制”每年精准布局10个左右市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布局一批市级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放权赋能,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探索实行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强化绩效评价和过程管理,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深化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机制改革。推动创新平台筑峰增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塑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梯次布局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支持企业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创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立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专项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对创新平台的分类、稳定支持。
深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全面落实“小升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助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建立企业广泛参与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争优,逐步加大对产业创新类成果支持力度。支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动“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科技项目实施。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支持金融机构依据积分开展信贷支持和股权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实行审慎包容监管,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