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末|那些失而复得的故事(外三篇 • 首)


(大噪眉鸟)  张立新 摄


那些失而复得的故事

田翠玲

吃饭了,孙女坐在餐桌前,望着她平时最喜欢吃的饭菜,手拿着筷子,伸向盘子,却突然停住了,愣着出神。我知道孙女还在为她最喜欢的平板和学习用品的丢失而伤神呢。

周末,在从书法学校回家的路上,孙女装有平板和学习用品的包丢了。看着孩子着急的样子,我并没有着急,因为这几年,家里人丢过几次东西,都遇到好心人,找回来了,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我安慰着孙女。其间,好多关心我们的亲友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大家知道平板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找了两天没有结果,我心里开始有点不安了。物件丢了还可以再买,担心的是,这事儿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阴影。

又等了半天,还是没消息,我的心凉了,感觉这次怕是真的找不回来了。就在这时,手机响了,邻居告诉我:她的朋友捡到一个包,让我们联系一下!这时,儿子、儿媳也相继收到了亲友们的消息。原来,德城区铁路西的一位美女店主,捡到东西后,多方打听寻找失主,没有结果。后来她计上心来,拍了物件的照片,然后在抖音上发了“德州全网寻找失主”的视频,大家看到后赶紧告诉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像雾霾天拂过清风一样,顿时敞亮起来!

孩子看到失而复得的心爱宝贝,一把抱在胸前,小脸贴了上去,又恢复了往日灿烂的笑容。我觉得,美女店主的这份爱心,像一束灿烂的阳光,照进孩子的心里。这份爱心也是一粒种子,埋在孩子的心底,会发芽开花结果!她会把这份爱心传递给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给社会。

此时,我不由得想起十年前我丢失项链的事儿。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去迎宾大道和天衢路交叉口买油条。油条摊前,一位50多岁的师傅弯着瘦长的身躯,双手不停地忙碌着,黝黑的脸庞被热油烟熏得汗水不住地往下淌。他偶然间站起身来,拽下脖子里搭着的湿毛巾擦脸的时候,瞅了我一眼,说:“你脚下是什么?”我低头一看,一团金灿灿的东西在我脚边闪着光,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脖子上的项链,没了。我赶紧弯下腰捡起来——正是自己的项链,连忙向师傅道谢。师傅说:“没什么。”又接着炸油条。我看着师傅淡定的神色和脸上的汗水,心想:师傅炸多少油条能挣这条金项链呢?他如果不告诉我,我根本不会发现项链丢失。我感慨着提着油条回家了,可师傅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晃动。后来我每次从那里经过,都会向那个地方望两眼。不知什么原因,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位师傅的身影,我心里好遗憾啊!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师傅那颗金子般的心!

老伴相继丢失过两次手机,都从拾金不昧的德州人那里找了回来。这些事情是偶然的吗?不是!是大德之州的居民良好素质、大爱之心和纯洁高尚的社会风尚使然。我看到了德州人令人敬佩的精神风貌,也深深感受到了孕育在这座城市中的大美情怀!

在此,真诚地向那位好心的美女店主表示感谢!祝福她生意兴隆,好人一生平安!祝福大德之州越来越美好!


家的变迁

▢韩淑霞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记忆里那时的家有两座房:一座北房,一座南房。两座房子都是土坯房。北房和南房的构造一样,但相对来说要高大宽敞些,祖父母住在那里。父母亲带着我们姐妹五个住在南房里。

南房低矮昏暗。窗户是木头棂子的,用纸糊起来,虽然挡风,但透光性差。春冬两季狂风大作的时候,窗户纸便呼啦啦作响。每年深秋,为了防风御寒,父母就用纸把窗户糊严实,屋里光线愈加暗淡了。后来改为订塑料布,比先前明亮了许多。因为房子窄小,土炕也窄,我们小的时候一家人勉强能睡下。后来,实在挤不开了,父亲就请人在西边那一间里盘了一个小土炕,大姐和二姐搬到那间里住。二姐说,刮大风的时候,屋顶上会呼呼地掉土块。

后来,祖父去世了,祖母也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父亲就请人把北房修葺了一下,祖母住东间,我们一大家子就住到了北房的西间。虽说还不是那么宽敞,但比南房亮堂许多。此时大姐二姐都已去城里住校读书;父亲外出上班,也不经常回来。一盘炕上,母亲带着小妹睡,我和三姐通腿儿。所谓通腿儿,即两人合盖一条被,这头一个,那头一个。大部分时候相安无事,偶尔这个不小心蹬了那个,或是那个碰了这个,也起些波折。1985年,改革开放后日子越来越好后,父母又把北房翻新建成了高大宽敞的砖瓦房。

1997年,当了教师的我结婚后,单位分给了紧挨着的两间屋,这是我的第二个家。简单粉刷了一下,请人从中间墙上凿出一个门,挂上门帘,一间做卧室,另一间做客厅,还兼做厨房、书房。先生在窗外种了丝瓜,在门前的空地上种了扁豆、油菜等。夏季,丝瓜蔓经过窗户爬到屋顶上,藤蔓上开满了金黄的花儿,形成天然的屏障,既可遮阳,又有可观的景儿,甚是惬意。菜多得吃不完,就送给别人。不久,儿子出生了。这个家虽清寒些,却为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2005年,我通过了教师选招,进了城区。也是在那一年,在亲友资助下,我们交了首付,搬进了商品楼。这是两居室,儿子独得一卧室,高兴地在新屋里来回跑。终于在城里有个安定的居所了,我和先生也相视而笑。往前推十年,那时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普通老百姓也能住上楼房!

前年,我们家又改善了居住条件,在我工作单位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的电梯房。在这里,有宽敞明亮的客厅、卧室,还有令我梦寐以求的独立书房,大书案的一侧,靠墙的位置,我们摆放了三个书橱,我和先生心仪的书原来堆放得到处都是,现在都整齐地摆放在书橱里。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由低矮窄小的土坯房到红砖瓦房,再到如今高大宽敞的楼房,成长岁月中不断变化的房子,见证了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我们这代人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为生活在这个盛世而感到无限欢悦,更为我们日益富强的祖国而自豪。让我们爱家爱国,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中,在追梦的路上留下无悔的足迹。


那朵

遇到垂柳,风

小心地收紧了脚步

温柔地吹

像虔诚的信徒

小声读着经书,不时抬起头来

望一望树杈打开的门扉


自然是定数也是变数

风能找到的事物

都有一个出口


等一场雪

康丙云

我不愿将头扭向窗外

不愿被枝梢的几片叶子伤透情怀

如果瞥见那不加任何修饰的巢穴

唯恐会增添数笔暗淡的色彩


说好了与你相约

说好了让往事随北风凋落枯败

今夜我要打碎一地月光

描摹你黎明前的翩跹到来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