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秋色
□ 李慧善
德州的秋,是被风唤醒的。
燥热的暑气在某一夜忽然撤走,天空像是被清水洗过一遍,露出原本高远的湛蓝。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温柔的风,摇曳着叶与风的缠绵,恰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所诉,此刻的眷恋亦然。
运河岸边,银杏的扇形叶子最先透出些许淡黄;白蜡的叶子边缘镶上了金边;梧桐阔叶在风里飒飒作响;东风东路沿途的栾树,黄花漫天、红果满枝,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在这天高气爽的季节,我信步登上董子读书台,眺望沙湖翠柳;走过德政路,看国庆时分的红旗冉冉升起;拾阶锦绣川公园,于排云亭上浮想联翩;登上新湖叠翠山,聆听暮鼓晨钟,感受四季变换……还要去看看想念已久的减河湿地,去吹吹运河既古老又时尚的风。或是与青春岁月无意邂逅,或是对心底珍藏的“一诺千金”再次回眸,瞬间想起青春追风的模样——无畏险阻、心有征途、勇往直前,恰似运河两岸的秋色,大气雄浑。
中秋时节,不经意走进久违的居民胡同,竟收获了不一般的惊喜。街巷深处,弥漫着人间烟火,也藏着德州的文化底蕴。漫步苏禄王墓园,古柏参天、碑刻林立,触摸中菲友谊的千年印记;徜徉董子园,聆听儒家文化的悠远回响;漫步运河古街,青石板路、仿古建筑,宛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这里有传承三百年的御膳卤味——德州扒鸡,一口征服舌尖味蕾;还有田雯、东方朔、廉颇、孟郊的传说……古运河边的胡同里,总藏着谜一般的惊喜,不经意间撞见,让人眼中有光、腹中有诗。
白日的喧嚣渐渐沉静,夜色阑珊时,走近太阳城小镇,又是另一番人间景致。夜空如深蓝色幕布,繁星点点,像碎钻般洒落其上;地面上,是属于人间的温暖灯火。中秋的夜,是清冷与温存的奇妙交融:天上是高远的疏离,地上是浓郁的眷恋。
当最后一丝暖意被霜降带走,深秋便以最浓烈的姿态登场——这是一场盛大的、告别前的狂欢。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所有树木仿佛约好一般,将积蓄一生的色彩尽情挥洒:不再是初秋羞涩的淡黄,也不是中秋温暖的金色,而是泼辣的红、沉郁的褐、耀眼的金,交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斜阳夕照,光线分外柔和,为这斑斓世界镀上一层怀旧的金光。而秋雨,是这场盛大戏剧的终曲。它不再淅淅沥沥,而是带着凉意,一下、一下,敲打在枯荷上、石阶上,洗净万物铅华,也催促着生灵沉静入眠。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深秋是思念的时节,一如丝丝秋雨,深情款款。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深秋,我终于发现,最爱的竟是浓烈炽热、灿烂非凡的梧桐。历经秋风秋雨后,它将带着风骨的智慧与妩媚,幻化成比金色更动人的璀璨。其实,世间诸多美好并非触手可及,唯有历经时间的磨砺,才能绽放无边的美好。
此时,田垄里的甘薯,该是吸饱了秋的精华,把甜糯紧紧、深深地藏在泥土之下。而最动人的,当属枝头的柿子:它们红得纯粹又饱满,像一团团凝固的火焰,又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在疏朗的枝桠间亮着。这红,没有丝毫含糊,是生命在沉寂之前,最后一次酣畅淋漓的迸发。万物在清冷的空气里,显露出各自的本色,争着、竞着——那是卸下所有伪饰后,真正的自由。
原来,生命会在霜雪的怀抱里沉睡。这沉睡并非死亡,而是沉淀,是积蓄。你看那看似枯死的枝干,内里的浆液正缓缓流动,做着关于春天的梦。这寒与暖、衰与荣、寂寥与生机,本就是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曲。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