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史 | 高连君:隋朝将军苟舜才墓发掘记






隋朝将军苟舜才墓发掘记

高连君

1987年春,临邑县翟家乡后于家村东北发现一座古墓。该墓是承包这块土地的外地人——人称“小胶东”者,在挖掘菜窖时意外发现的。之前,这位自称来自胶东的外地人,在此承包了数亩土地种植大棚蔬菜;为便于冬季储存蔬菜,他在地里挖掘菜窖,偶然挖开了古墓。发现古墓后,“小胶东”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直至他第二次进入墓穴时,古墓突然坍塌,他被掩埋其中。随后,他在墓穴内呼喊求救,当地村民才知晓此处有一座古墓。

这座古墓采用青砖瓦砌筑而成,刚打开时,砖块间的白灰仍能起到黏合稳固作用。但古墓重见天日后,白灰经十余天风化逐渐失效,最终导致墓穴坍塌。有村民推测,“小胶东”来此承包土地种菜或许是借口——他可能事先知晓隋朝大将军墓的大致位置,才特意到此承包土地。据当地人回忆,他自称是烟台栖霞人,但其口音却与南方人相近,这一细节更让此推测多了几分可信度。

古墓发现后,众人初步判断其应为古代王公贵族的墓穴。墓中出土的墓碑文字属篆书类字体,辨识难度较大,人们遂邀请翟家乡文化站站长金连信前来辨认。经金连信仔细辨识,最终确定:此墓为隋朝大将军苟舜才之墓,出土的墓碑实为苟舜才的墓志铭,题为《大隋逸士苟君之铭》。随后,金连信将情况上报临邑县文化局,文化部门随即对古墓展开进一步发掘,又出土了粗瓷碗、茶碗、八耳莲瓣青釉瓷罐及隋五铢钱等文物。

八耳莲瓣青釉瓷罐


苟舜才墓志铭

该墓志铭高、宽各48厘米,厚14厘米,每字约2厘米见方,全文共20行,每行29字,末两行铭侧各16字,总计612字。墓志铭内容大致如下:苟舜才,字仲堪,汲郡山阳(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一带)人,出身世家望族。其祖父曾任秦州刺史,在北魏时期声名显赫;父亲曾任上党太守,是北齐邺京(今河北临漳一带)的重要人物。苟舜才天资聪颖,擅长书法,技艺可与魏晋时期的书法大家卫瓘、索靖媲美;其文思敏捷,下笔千言立等可取,初入仕途便很快转任兖州田曹参军。北周灭亡北齐后,郯国公奉命考察朝中百官,苟舜才又被任命为郢州司户参军。后来,北周将领尉迟迥发动叛乱,叛乱平息后,苟舜才效仿古代贤士,选择隐居田园。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四月五日,苟舜才在家中突然去世,享年57岁。其夫人为平原刘氏,品德贤淑,此前已去世,二人遂合葬于平昌县(今山东德平)西南25里处,即当时的翟家镇后于家村北侧150米处。

不过,该墓志铭的部分表述较为隐晦,例如苟舜才本是汲郡山阳人,为何会葬于平昌县?这一疑问可通过《魏书・列女传第八十》的记载得到解答。据记载,苟舜才祖父苟金龙的妻子刘氏,是平原(今山东平原一带)人,且为廷尉少卿刘叔宗的姐姐。苟金龙之妻刘氏是一位堪比花木兰的巾帼英雄,曾因抗击敌军立下战功,其子女也因母亲的功绩获得优待。北魏正光年间(520年—525年),她的一个儿子被封为“平昌县子”。在古代爵位制度中,“公、侯、伯、子、男”为五个等级,是皇帝对皇亲国戚、有功之臣的封赐,不同朝代的爵位制度虽有差异,但核心等级体系基本一致。而这位被封为平昌县子的儿子,正是苟舜才的父亲。此外,苟舜才的祖母出身平原刘氏贵族世家,其妻子刘氏虽未必是祖母的至亲侄孙女,却也是刘氏大家族的成员——可见苟家与刘氏始终是贵族阶层间的联姻。尽管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但苟家凭借家族声望与能力,仍能得到各朝重用,因此在平昌县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也成为苟舜才后来隐居平昌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疑问是:苟舜才本为将军,为何会选择隐居?据考古人员推测,这或许与他参与尉迟迥叛乱有关。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平定尉迟迥叛乱后,参与叛乱的苟舜才为避祸,被迫退出政治舞台,转而隐居。这便是苟舜才隐居平昌、并最终葬于平昌(今德平)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苟舜才既是将军,又是知名书法家,但他的墓穴中仅出土少量文物,这让不少人怀疑“小胶东”在古墓坍塌前已转移部分文物。从常理推测,作为将军,墓中理应随葬大刀、宝剑等兵器及相关兵器;作为书法家,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也应是常见随葬品——这些物品很可能已被“小胶东”偷偷带回老家。据悉,当地公安部门曾对“小胶东”进行审查,但他始终否认从墓中盗取文物,最终因缺乏证据,公安部门只能将其释放。

苟舜才墓的发现,进一步拓展了临邑地区的文化脉络。苟舜才不仅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重要将领,更以书法成就闻名。此前,临邑县最知名的书法家是明朝的邢侗,而苟舜才的发现,将当地有明确记载的书法历史向前推进了近一千年,极大地丰富了临邑县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研究南北朝至隋朝的书法艺术、政治变迁及贵族联姻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注:卫瓘、索靖均为中国魏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二人皆有书法作品传世,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高连君,原名高连军,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理合务风云》《徒骇河风云》《理合务的黎明》《虎踞雕盘》4部,另出版散文集《德平风情录》《红色洛北》2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