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难忘菅老师
□王其强(市直)
上学17年,教过自己的老师不下50位,但一说起老师,最难忘的是菅吉良老师。
说起来惭愧,虽然说难忘,但从临邑县太平寺中学毕业多年后,去看望这位只教了我一年多点的老师也不过两次——1994年春节一次,2017年春节一次。
人过中年,才知时光飞逝,韶华已过。但看似久远的记忆,却历久弥新,留存在脑海里的初中两年复课时光,永远都不会褪色,更不会忘记。
1991年,在村里联中毕业的我没有一点悬念地落榜了。在我们这个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考出孩子了。当年,我们这个班大概有三十多个学生,全军覆没。
当年15岁的我,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要么种地,要么复课。
在父亲的张罗下,我和同村的小伙伴来到了当时的临邑县太平寺中学复课。在这里,我遇到了菅吉良老师。
那时候的菅老师40岁出头,个子不高,戴一副茶色眼镜,黝黑的脸,留着最典型的分头,走起路来特别有劲头,每一步都特别高远,而且每次上讲台总感觉他是跳上去的。

二排右6菅吉良老师,三排左2作者
菅老师教我们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程。这在当时都是名副其实的副科,和语数外这些主科根本没法比,但菅老师把这几门副科教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不知别人,反正当时的我对菅老师的课特别感兴趣。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菅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忆知识点,自己创造的顺口溜——“梁唐晋汉周,后人称之前加后”,这是“五代”;“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和后蜀,南唐北汉称十国”,这是“十国”。类似这样的历史知识点,现在我还能很轻松地背出来。
“蒙回藏维苗,彝壮布依朝。哈尼土家白,还有满侗瑶。”这是菅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我国超过10万人口的15个少数民族,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真是能记住一辈子。
还记得菅老师上地理课时,最经典的一个动作就是——拿起粉笔,一个转身,潇洒地在黑板上飞快地画出一道弧线,再描上经纬线,这就是地球的北半球。听他讲洋流,听他说季风;听他讲地貌,听他说时区,本来干巴巴的地理课,让菅老师一讲,妙趣横生,有滋有味,那真是玩转地球,周游世界。
“记住,湖北的行政地图就是一个大盖帽”;“这意大利的地图啊,就是一个女人穿的靴子”;“澳大利亚地图像啥?依我看,就是一个没有脚的螃蟹”……像这样的比喻,在菅老师的地理课上,俯拾即是,让我们在会心的一笑中,牢牢地记在心底。
在教学上,菅老师很有一套,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有的是办法”。
还记得,有一次摸底考试,针对我们马虎大意的毛病,菅老师就用了一次他的“办法”--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菅老师的这个“办法”几乎让我们全部中招。在讲评试卷时,菅老师说,“我让你们认真审题,认真审题,你们就是不听,专门往坑里跳。长的眼睛是干嘛吃的?啊?!惯性思维害死人啊!你就不知道仔细看看题目吗?这要是预选考试,就完了!就完了!!!……”
说这话时,菅老师嗓门很高,几乎是吼,他手扶着讲桌,使劲往前伸着脖子,头发随着激烈的话语一抖一抖的,眼镜后面的眼睛瞪得老大,眼球仿佛都要迸出来——那架势,真像要“吃”了我们一样。
菅老师的气势,震住了我们,让我们心里都有些打怵,在学习上不敢有一点马虎。而菅老师的口才,更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菅老师的名言警句,现在的我还能信手拈来——“学就学个痛快,玩就玩个潇洒”;“你在这里这么混,对得起你妈给你蒸的馍馍吗”?“想离开农村,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坐在这儿好好学;想刨坷垃种地,趁早回家也别在这儿点灯熬油白费蜡”;“你能坐在这里上学,是你爹娘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摔出来的钱供的”……
菅老师自创的这些话语可能称不上字字珠玑,但绝对句句提神。在你想偷懒时,他会适时地提醒你,说几句狠话鞭策你;在你想懈怠时,他会用无形的小锤子敲打你两下,让你不敢停下脚步。更重要的是,菅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怎么学”“为谁学”,这让我们受益终生。
在菅老师的“敲打”下,我奋起直追,成绩有了起色,逐渐跟上了大部队,终于考上了高中。
上高二的那年春节,我和几个同学到菅老师家拜年。还像往常一样,菅老师关心每个人的学习。当听我说遇到了困难,成绩不理想,徘徊在中游时,菅老师鼓励我,说高中学习不比初中,要掌握方法,找准规律,你的成绩肯定还会往上翻。听了菅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把成绩往上“翻一翻”。
也许是有了菅老师的鼓励,让我找到了信心,高二下学期,我的成绩居然跨入前四,高二年终考试我名列第三。
这就是菅老师,他始终记挂着他的每一个学生,惦记着我们的学习,更关注我们的未来。
2017年春节,我们几个同学又相约去看望菅老师。虽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但菅老师还是能叫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询问我们的工作,了解我们的家庭,跟上学时一样--菅老师还是把我们当成他的学生。
去年教师节前夕,我给菅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天涯海角有穷时,唯有师恩无尽处。祝菅老师节日快乐!”很快菅老师回复我:“我已告别了三尺讲台。找机会叫上同学们聚一聚。谢谢你。”

总有一段上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总有一位老师,让我终生难忘。初中的复课经历是我心灵深处的烙印,而菅老师是我17年求学生涯中没齿难忘的老师。
菅老师,虽然我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但您是我最敬重的老师。我早知道您对教学精益求精,热爱工作近乎痴迷,却很晚才知道,您很长时间都是一位民办教师。但这并没有束缚住您的手脚,更没有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相反却让您激情澎湃,把每堂课都当成施展您教学才华的最好舞台,努力把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虽然您一直教授所谓的副科,但您却把“小三科”讲成了“大主科”,把最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好玩好记有意思的美好回忆。
原来我不懂,甚至有些不理解,是什么支撑着您一路走来,无怨无悔。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对教育的热爱,您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教育,献给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这,或许就是一种情怀。而这,或许我永远也学不完。
菅老师,您虽已经离开了教学一线,离开了三尺讲台,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