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郭飞:向上的人生



向上的人生

郭飞(陵城)

时令虽已立秋,但只在晨曦暮霭间掀起微微凉意,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景象在深夏的余温里仍郁郁葱葱。初秋的清雨将这苍郁繁茂的生机滋养的浓翠葳蕤。

小区楼前有一块闲置的空地,春天来临时,人们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后来小区环境治理,这块空地一番修整铺上了地砖,安装了健身器材,只保留下来了5棵槐树。

立秋后的那几天连续降雨,夜里秋风忽至,清晨上班走到一棵槐树下,发现地上一片残英,浅黄色的小花还在含苞欲放中,就散落一地。

我正在疑虑这是哪里飘落的花?抬头仰望,发现一棵丝瓜秧由下而上已攀满这棵槐树的躯干,几朵小黄花点缀其中,向上无限伸展的藤蔓正在向枝叶的四周蔓延。

丝瓜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当时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关注。每日路过这棵槐树也只是匆匆而过,不曾用心去观察过丝瓜的动向。直到数日后一次午后庇荫,才惊奇地发现这棵丝瓜秧的藤蔓已经爬到了槐树的最顶端,硕大的枝叶密密层层的覆盖下来,和槐树浓绿的枝叶交织在一起,使得这棵槐树比其他几棵更显威猛雄壮,高大弯曲的枝干被繁茂的丝瓜叶片覆盖后犹如一顶偌大的遮阳伞,和公园里建造的凉亭差堪比拟。

我在槐树下剥开丝瓜层层叠叠延伸着的肥硕的绿叶,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丝瓜的根长在什么地方,这棵丝瓜的种子也许是之前小区里人们种植时留在土壤里的,又或许是被春风吹落此处,那颗柔弱纤细的种子,在这并不肥沃的土壤里没有停止生长,而是全力以赴地向土壤深处扎根,拼命汲取养分,慢慢积蓄生长的力量,正是这种持续拼搏的努力,最终破土而出,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厚积薄发抓住身边的优势攀缘在这棵槐树上,施展旺盛的生命力。

季羡林曾在《万物之美》中说,“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这棵小小的丝瓜正已不可抗御的力量向上攀缘,它那纤细的藤蔓用一种顽强又神奇的力量缠绕着高大的槐树,槐树帮扶它的力量,生长,生长,黄色的花、绿色的叶,融为一体,那是生命绚烂的色彩。

隔了几日我再去观察,惊喜地发现,这棵丝瓜秧竟然结果实了,没有肥料的滋养,它靠着在大自然中聚集来的力量,不仅迅猛的生长,而且硕果累累,一个个顶着小黄花的绿色小瓜在藤蔓上倒垂下来,像一根根荧光棒,给这棵槐树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这样攀缘的速度,丝瓜似乎并不满足,近日雨水充盈,藤蔓的延伸更加迅速,那种爆发式的生命力还在继续拓展,我惊奇地发现没有攀缘物的地面上,几根藤蔓竟然将卷须伸展到砖缝里去,牢牢地固定在那里,拽都拽不出来,流畅的曲线展示着生命的活力;攀缘在槐树上的藤蔓仍伸展着卷须四处寻找向上延伸的目标,如果有云梯,我想丝瓜会攀爬到云朵上去。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时的惊艳绽放,其背后往往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酝酿,经历过委屈、遭遇过挫折,只要有“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精神和努力向上的力量,终能像这棵努力生长的丝瓜一样,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作家林清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规定自己每天写500字,到了中学增加到1000字,进入大学后,更是每天逼自己写满2000字。笔耕不辍长期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他的文笔越来越成熟,最终成为一代散文大家。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蛰伏期,熬过那些黯淡无光的日子,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