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葆国
吐鲁番葡萄沟
雪是乳汁沙是根,
人间有爱自生春。
葡萄沟里坎儿井,
裁得天山片片云。
过火焰山望天山雪
无情岂有枉皤头,
点滴恒牵劫后忧。
野失片云山欲烬,
却听地下响清流。

克拉峻草原
野甸连峰碧似毡,
蜿蜒一路入云端。
牧群流韵草流影,
随应翻成锦上弦。
儋州千年盐池
谁将花韵撒银滩,
澄露睡荷盘复盘。
炼石能淘海中味,
天涯故事印斑斑。
临高角咏四野将士
已将心志付刀环,
跃马神州何问艰。
旗卷征帆自天降,
海门一柱笑安澜。
望江郎山
蕴致如何格上分,
一峰独领浙南云。
生花梦笔才非浅,
能出丘山自拔群。

春访黄叶村
踏碎桃云兴未阑,
孟儿不至有苏珊。
倾樽题醉杏花坞,
一指西山付酒钱。
访垂虹桥
桥断舟横江影移,
湖亭分韵我来迟。
知情最是江南雨,
浸透垂虹石上诗。
过吴江大桥
浅红吹影柳风遥,
犁破苍烟一带高。
绝胜风光在江左,
垂虹桥又太湖桥。
鄂伦春民俗馆
如烟往事亦如歌,
走出丛林感慨多。
毕竟时光留不住,
漫将神鼓舞蹉跎。
李葆国小传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