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淑芬:秋之景





秋 之 景


□王淑芬

秋  野

徜徉于秋日的田野,感受秋的乐观、洒脱和大度,刹那间,就会沉浸在绚丽多彩的秋声秋韵中,静谧之美,成熟之美,收获之美……尽情地,尽情地供你享受。

秋风荡来,微黄而泛红的叶子,静静滑落,一叶落,赋秋声,落叶是最动人的收获的名片。放眼望去,眸子里满是欣喜与兴奋:硕果累累,一窝窝,一堆堆,在微黄的叶子间、枝头上跳跃着,你撞我,我挤你;摇动的玉米秆上,一个个一尺多长的玉米穗随风扭着秧歌,不住地咧着嘴,露出金黄的牙齿,开心地笑着;一朵朵雪白的棉花,藏匿于碧绿的枝杈间,时藏时露,若笑若喜。田间、果林忙碌的人们,个个喜笑颜开,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好一幅隽美的水墨画!好一张丰硕的秋收图!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唯有秋,我最钟情。聆听着秋声,欣赏着秋景,体会着感悟:若无昨日的磨砺与耕耘,何来今日的金黄盈目,硕果累累。秋色的莅临,是收获,是希望,是幸福。

秋里何尝没有人生,经寒历夏,沐风栉雨。冬的储藏,春的耕耘,夏的酷热,成就最辉煌、最动人、最甜蜜的秋光秋水。

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全身心融合在浓浓秋意中,为秋色而陶醉,为秋容而振奋,为秋收而欢欣……静静品味、怀想,好不怡然。

秋  雨

寒秋,天阴沉着脸,湛蓝的晴空消影匿迹。小雨随着秋风,携着凉意,淅淅沥沥,不急不缓地下着,下着……

偌大的草坪上,空无一人。树木、小草像蒙上了一层薄纱,淡去了的清新、翠绿,色彩愈加苍白,近瞧,叶子上那一颗颗豆大的雨珠,泛着晶莹的光亮,不时滚动滑落。

不远处,曾经热闹的小桥,孤独地卧在寒水之上、秋雨之中;失去欢乐的河水里,枯荷满塘,断了脖,折了腰,在水中漂浮着,只有那些跳动的雨珠,增添了些许灵动和生机……

一场秋雨一场寒,风带来了冷的讯息,冬天就要来人间做客了。

曾经充满盎然生机的植物生灵们,欣然沐浴在秋雨中,坦然平和地看待当下及即将到来一场场风雨,笑视生命的轮回,蓄势迎接来年百花齐放的春天……

秋  花

暮秋,落叶随风舞,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树上的金黄、红彤彤的果子,一个个谢幕而去。庄稼颗粒归仓,空荡荡的田野上只留下枯干的秸秆;道边、田埂上的小草,面带着枯萎的黄。高远的天际,南飞的鸿雁鸣叫声声,列队疾行。秋天的影子远了,冬天的脚步近了。

田埂漫步,一片令人振奋的风景映入眼帘:生长在沟沟坎坎上的一簇簇野花,在瑟瑟秋风中坚强地摇曳,繁茂的样子堪比松竹,抵抗着晚秋的寂寥。

野花身居在穷土僻壤,它不起眼,不高贵,但它逆势生长,迎寒而立,让我很是钦佩。

你看,朔气初临,寒风乍起,野花仍然迎风霜,沐寒雨,凌然绽放,以最美的骄姿,释放着美好。

对待即将来临的风雪摧残和生命的凋零,野花乐观地笑着,坦然地立着。她懂得,万物皆有始终,生命总有轮回,只有傲然不屈方显英雄气概。

冬天来了,自然驱之,怨什么日夜交替,怕什么四季更迭。枯萎,是为了再生,萧条是为了繁茂。“不经风雨,哪见彩虹。”顺应自然,才能枝繁叶茂,常更常新。

人如野花,人生也如四季。


作者简介王淑芬,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刊·子曰》诗社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神州文学》《山东老干部诗坛》《黄河文艺》《德州日报》《鲁北文学》等报刊,有诗词收入《当代中华诗词山东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