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自己当成一把糖
□范兴文
有一个同事,是数学教师,和我同一个办公室。以前,我总认为理科教师更注重逻辑思维,只有我们文科教师才注重情感价值。可是,我发现,我的这位同事在处世为人方面,比我这个所谓的“为人通”都优秀。他不但在学校里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就是亲戚朋友也无不挑指赞誉。难道有什么秘诀?

有一次,我直言不讳地问他:“你把友情、亲情以及乡情处理得这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他微微一笑说:“没有什么诀窍,我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把糖。”“把自己当成一把糖?”我疑惑不解地问。他解释说:“就是把别人当成一杯水,你积极地融化在里面。不论那水是什么样的水,你融进去都是甜的。”噢,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但是,我马上又产生了疑虑,我试探着问:“把自己当成一杯水不是更好吗?”他摇摇头说:“你想,你是水,水融万物,糖来了你觉得甜,盐来了你觉得咸,药来了你觉得苦,沙土来了你觉得浑,那怎么能保持住自己的纯洁与清醒。”一番话,说得我不禁感慨系之:不求送来,只求带去,不轻易接纳,只保持自我。
我的这个同事用“糖”把做人诠释得这么经典,我很是信服。给别人带去甜,真正地为别人着想,给别人以支持和帮助,使别人感到温馨和快乐,并且始终守护自我,这就是糖的精神。
本以为糖的精神就是适合做人做事,没想到,有一天,我看到一首小诗,引发我另一种思考。“我是一把糖,甜着走四方,不怕苦难和挫折,在生活的水里乐观地膨胀。”这是我的一个文友写的一首小诗里的句子。他是一个残疾人,身体站不起来,只能靠双手走路,但是,当他爬到你的脚下,抬起飘着灰尘的头,让你看到的却是一张充满快乐的笑脸。他会首先开口逗你一个玩笑:“你走得比我强,我爬得比你快。”我们因为写作而相识,只要是路过他那里,我一定会小坐一会儿,我很佩服他的志气和毅力。看了他的小诗,我忍不住笑着问他:“你怎么想起把糖写进诗?”他望了望我,语气铿锵地说:“诗里本来就有糖,因为诗就是生活,生活的本质就是甜。”呀!“糖”的内涵也恰当地诠释着生活。
走出文友家的门,望着糖一样甜蜜的明媚的阳光,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里甜甜地想:“我们应该时时处处把自己当成一把糖,对待周围的一切。”
现在,我也学会了把自己当成一把糖了。我真诚地善待有缺点的朋友,热心地对待需要帮助的亲戚,我耐心地赡养着已经痴呆的老母,我乐观地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我积极地正视今天这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我热烈地爱着已经繁荣富强了的伟大的祖国。
热爱生活的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一把糖吧!把自己当成一把糖,不但甜了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时,也甜了别人、生活和社会,更甜了内心燃烧着激情的自己。

作者简介:范兴文,山东武城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写散文、小品文,作品自己结集为《温故天伦》《敝箧藏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